抑制价格过快上涨 政策“良药”为棉花市场“退烧”
- 2018-06-213043
- 来源: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
采棉机在新疆哈密棉田里收获棉花。
近期,国内棉价出现上涨过早、过猛现象,郑棉期货主力合约出现3次涨停,棉价涨幅一度高达24%。面对这一行情,通过调整挂牌储备棉结构、加大储备棉公检力度、调整储备棉交易主体等多种举措,加大储备棉轮出,确保国内棉花市场平稳运行。在宏观政策调控有效引导下,从6月初开始,棉花价格明显回落,棉花期、现货市场逐步回归理性。储备棉的投放,不仅有效填补了市场供需缺口,对于稳定棉花市场、稳定市场预期、抑制过度投机更是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期,国内棉价出现上涨过早、过猛现象。行业专家表示,此轮棉花价格上涨,一方面是由于5月初新疆部分地区出现的灾害天气被夸大;另一方面是随着储备棉去库存的推进,市场普遍看好新年度中国市场对进口棉的需求,囤货待涨心理较强。但是,从本年度国内产量、进口量及已经成交的储备棉数量来看,国内供给足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为稳定棉花市场,有关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棉花价格过快的上涨势头在6月初得到抑制,棉花价格逐渐回归正常水平。
储备棉成市场“稳压器”
5月中下旬,郑棉期货主力合约出现3次涨停,波动区间在每吨15580元至19250元,幅度高达24%。面对这一行情,中储粮集团所属子企业中储棉公司通过调整挂牌储备棉结构、加大储备棉公检力度、调整储备棉交易主体等多种举措,加大储备棉的轮出,保障了国内棉花市场平稳运行。
充足的储备棉库存是棉花市场的“稳压器”。为了消化库存,减轻财政负担,从2016年4月份开始,我国有序消化储备棉库存。2016年5月份至9月份、2017年3月份至9月份,两次启动储备棉去库存,总挂拍量737万吨,总成交量近590万吨。2018年储备棉轮出销售从3月12日开始,截止时间暂定为8月底,每天计划投放3万吨棉花。
5月16日,郑棉期货主力合约经历本年度次涨停。为避免市场对高等级棉花稀缺出现恐慌情绪,保证新疆棉市场供应,在中储粮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下,中储棉公司立即调整储备棉挂牌结构,加大了储备新疆棉的日挂牌量,较之前增加1倍左右,保证了纺织用棉企业采购需求。
5月25日,期现市场棉价依旧居高不下,储备棉成交率已持续多日达到100%。为保障储备棉轮出有序、满足纺织用棉企业需求,中储棉公司下达了2017/2018年度国家储备棉轮出第三批公检计划72万吨,要求各直属单位协调片区相关承储单位,密切配合纤检机构,加大协调和督导力度,坚决完成已下达的出库公检任务。
6月2日,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2017/2018年度储备棉轮出有关事项的公告》指出,自2018年6月4日起至本年度轮出结束,储备棉轮出交易纺织用棉企业参与竞买且本企业自用,停止非纺织用棉企业参与竞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棉花价格接连攀升之际,有关部门调整储备棉交易主体,既能稳定市场价格,又保护了用棉企业。贸易商禁拍首日,棉花价格出现明显回落。
中储棉作为棉花市场调控的主体,通过加大轮出销售,为稳定市场价格发挥了积极作用。2017/2018年度国家储备棉轮出有序开展已近3个月,截至6月8日,2017/2018年度国储棉累计计划出库189万吨,累计出库成交122.6万吨,成交率为65%;成交高价为每吨17700元,低价为每吨12700元。在宏观政策调控有效引导下,棉花期、现货市场逐步回归理性。从6月初开始,棉花价格明显回落,棉花价格上涨暂时告一段落。
业内专家认为,储备棉的投放,有效填补了市场供需缺口,对于稳定棉花市场、稳定市场预期、抑制过度投机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棉花市场趋于稳定,储备棉交易的成交率回到正常水平。
进口棉有效弥补产需缺口
储备棉的轮出销售短期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棉花供不应求态势,但无法改变棉花*供需偏紧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国内棉花产需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棉花年产量500万吨至600多万吨,消费量800多万吨,产需缺口将*保持在200万吨至300万吨左右。供给缺口的填补主要来自于国储棉的轮出和进口配额增加。随着储备棉库存降低,增加进口棉弥补缺口是必然的选择。
中国棉花信息网总经理梅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口棉花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还能有效减少国内外棉花价差,保持国内纺织业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活力。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为保护棉农的利益,对棉花进口实行配额管理制度,进口棉配额分关税配额和关税外配额两种。我国每年发放棉花关税配额89.4万吨,进口关税率为1%;对关税外配额实施滑准税制度,就是在关税配额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市场需求,增发滑准税配额,使用滑准税配额的棉花进口税率略高于1%,进口棉价格越低,滑准税税率越高。2015年以来,随着储备棉供应的增加,我国已经连续3年停发滑准税配额。据了解,由于储备棉库存降低,有关部门明确今年计划增发进口棉滑准税配额,增加明年进口棉配额,以确保国内棉花市场供应。
有人担心,棉花大量进口会影响国内棉花产业安全。新疆石河子大学教授王力认为,国内棉花供给不足将成为一种常态,在棉花库存降至低位的情况下,只能依托贸易的途径加以解决。进口棉花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放宽棉花进口配额和降低滑准税标准,当前89.4万吨的配额标准是依据2004年的棉花供需情况制订的,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实际;一方面要健全储备棉的功能,在适度利用市场和资源的过程中,发挥储备调节的蓄水池作用,更好平衡国内棉花供求,调剂余缺。
国产棉有效供给能力提高
随着新疆天气的逐步回暖,新疆棉花生产恢复稳定,一些受灾较重的地方已经完成了重播。新疆哈密大泉湾乡黄芦岗村三队种棉大户殷战成自1999年以来一直种植棉花,历经市场跌宕起伏,对此次棉花价格波动已经淡然。殷战成说,风灾对新疆北部地区棉花种植影响较大,他们村地处新疆东部地区,受风灾影响很小。他今年种了230亩棉花,现在棉花苗高已经长到四五厘米,长势很好。如果后期天气条件正常,加强田间管理,丰收应该不成问题。
新疆是我国棉花的主产区,2014年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以来,我国棉花生产逐步向新疆聚集,向宜棉区聚集。去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呈现恢复性增长。2017年新疆总产量408.2万吨,占全国的74.4%,播种面积占60.4%,连续两年总产占全国比重超过70%,新疆棉花已经成为国内棉花供给支柱。
王力认为,随着市场引导作用不断增强和倡导优价理念,产业上下游市场意识、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农民选择棉种更注重适销对路,轧花厂更注重细分等级。特别是随着我国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倒逼棉花生产端更加注重棉花质量,有效调动了棉农提高棉花品质、扩大植棉收益的积极性,棉花的内在品质和效益得到了有效提升,“双29”的棉花重新成为市场主流,国内棉花的市场竞争力也得以恢复。
据了解,随着我国棉花质量稳步上升,国产棉使用量也逐步增长,基本能满足国内纺织企业使用需求。特别是新疆部分主产棉区棉花种植从种子挑选、栽培模式、棉花加工和运输等方面进一步改进,生产的棉已经成为一些中棉纺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