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机械网

登录

羽绒服新国标落地,你的达标了吗?

2022-11-30785
来源:纺织服装机械网
  【纺织服装机械网 热点关注】十一月底,随着断崖式的降温,冬天终于有了实感,相信不少人已经穿上了自己的羽绒服吧。羽绒服作为冬季不必可少的服装,今年冬天对它来说却是新的一年。今年4月1日起,羽绒服GB/T14272-2021《羽绒服装》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相较于之前,有了不少的变动,快来看看你的羽绒服达标了吗?
 
  今年新国标与之前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其将“含绒量”修改为了“绒子含量”,听着好像差不多,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按照以往的标准,含绒量指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质量百分比,也就是同时包含了绒子和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的单根绒丝,绒丝废料是计入含绒量中的,因此商家可以钻漏洞给消费者造成错觉。而绒子含量则是指绒子在羽绒羽毛中的质量百分比,绒子可以起到立体支撑的作用,包裹更多的空气使羽绒服更加保暖。
 
  在新国标实施后,服装城品的绒子含量不低于50%的时候,才可以被称为羽绒服,此外,羽绒种类的标注只区分鸭绒和鹅绒,不再区分灰绒和白绒等。
 
  那么,在新国标落实的第一年,你知道该如何挑选羽绒服吗?有专业人士建议,在挑选羽绒服时,应采用“一看、二摸、三闻”的方式:
 
  “一看”:看合格证执行标准是否为最新的GB/T14272—2021《羽绒服装》;看羽绒种类,目前的羽绒种类只有鹅绒和鸭绒两种,一般来说,从更大更成熟的鸟类身上采集的羽毛会更保暖,所以就保暖性而言,鹅绒要大于鸭绒;看绒子含量,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羽绒服的绒子含量为90%、80%和85%,在同等条件下,绒子含量越高相对而言保暖效果也就越好;看水洗标签上注明的充绒量,羽绒服的充绒量对羽绒服的保暖性有显著影响,充绒量越高,可适用的温度也就越低。
 
  “二摸”:用手按压羽绒服后松开,观察一下羽绒服回弹到初始状态的时间需要多久,时间越短就说明填充羽绒的蓬松度越高,上身后的保暖性也就越好;用手揉羽绒服,双手揉搓,看是否有毛绒从纤维间的缝隙中钻出来,如果有,则说明面料不防绒,上身后的羽毛容易抛出,穿一段时间后保暖性就会下降;用手掂羽绒服重量,同时观察体积大小,重量越轻,体积越大,则说明了这件羽绒服穿上后体感越轻便。
 
  “三闻”:用鼻子闻一闻羽绒服的味道,合格的羽绒服一般是无味或者是有稍稍鸭羽味,放阴凉处通风或是洗一洗即可散味。

上一篇:露营、徒步等成为旅游产业新焦点 相关装备质量标准怎么看

下一篇:综合规划与政策典型案例 | 自由贸易试验区⑫:创新研发推广数码喷印技术 打造先进绿色纺织产业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