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制造业息息相关!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7月份新闻发布会
- 2023-07-20855
-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7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7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慧出席发布会,介绍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发用电、投资项目审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及最新出台的政策文件等情况,就如何看待经济形势走势、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消费、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吸引和利用外资、稳定生猪价格、碳排放双控等方面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情况介绍
政策研究室主任 金贤东: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2023年7月份新闻发布会。我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很高兴邀请到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李慧女士共同出席发布会。我先通报五方面情况,之后再与我的同事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第一方面,关于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民经济恢复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一是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宏观经济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增速提高1.0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消费逐步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2%,增速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稳步恢复,服务业特别是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一季度加快0.8个和1.0个百分点;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二是经济结构持续调整优化。从投资看,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比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高2.2个和8.7个百分点;从外贸看,机电产品出口占比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明显高于整体增速;从区域看,重大战略有序实施,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稳步推进,横琴、前海、南沙合作区加快建设,长三角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三是发展动能加快培育壮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化,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及企业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2.7%、16.3%;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基本稳定,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创新成果集中涌现,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5.0%、54.5%,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四是安全基础不断夯实巩固。夏粮生产再获丰收,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粮食等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保持稳定;能源供应保持稳定,特别是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有力,6月末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达到1.99亿吨的历史新高;重要产业链供应链风险识别、预警、处置机制不断健全,“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当前经济运行正处于恢复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发展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依然较大,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仍面临需求不足、动能不强、信心偏弱和一些领域风险累积等困难挑战。但我们更要看到的是,中国经济历来都是在披荆斩棘中一路前行、在战胜困难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当前我们面临的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也都能够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创新、促进发展的办法来逐步加以解决。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重点办好扩大内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保障改善民生等领域的大事难事急事,全力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第二方面,关于发用电和投资项目审批情况
从发电情况看,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416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其中,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7.5%、6.5%、16.0%、7.4%。6月份发电量73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
从用电情况看,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0%。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增长12.1%、4.4%、9.9%和1.3%。分地区看,全国5个省(区、市)用电增速超过10%,16个省(区、市)用电增速超过5%。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9%。
从投资项目审批情况看,上半年,我委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1个,总投资7011亿元,其中审批68个,核准23个,投向主要集中在能源、高技术、交通、水利等行业。
第三方面,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上半年,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
一是市场准入制度有序落实。持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海南、深圳、湖北等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发布第5批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通报、通报整改典型案例22个。
二是经营主体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持续优化。加强和改进国有经济管理,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不断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三是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设。狠抓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落实,组织各地对妨碍统一市场政策措施开展自查清理,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出台了一批配套政策、整治了一批突出问题。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压茬推出一批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重点改革举措。
四是重点行业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明确自然垄断环节监管的重点任务,围绕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目标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下一步,我们将紧密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任务,精心谋划落实改革举措,持续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深化改革的实际行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第四方面,关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关情况
今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继续展现出强大发展韧性,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政策沟通更加广泛深入。与洪都拉斯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与阿根廷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截至6月底,我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二是设施联通更加通达通畅。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640万人次、货物2100万吨,雅万高铁开始联调联试,匈塞铁路匈牙利段全面进入铺轨施工阶段。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8641列、运送货物93.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6%、30%。
三是贸易畅通更加互利互惠。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9.8%,高出整体增速7.7个百分点;前5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19.6%。
四是资金融通力度不断加大。有序与有关多双边开发机构联合开展业务,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鼓励丝路基金稳步拓展在共建国家投资,基本建立了多元、稳定、可持续的投融资体系,为共建国家发展提供了有力资金支持。
五是民心相通取得更显著成效。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成功举办,“鲁班工坊”、“光明行”、菌草技术等民生合作品牌受到共建国家广泛欢迎,增强了共建国家人民获得感、幸福感。
六是新领域合作亮点纷呈。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与我国建立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的伙伴国已达29个。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好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相关重点工作,统筹推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第五方面,关于近期出台政策情况
近日,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规划》提出构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一廊引领、七区联动、八带支撑”的总体空间布局,分类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等4类重点功能区。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规划》明确的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黄河文化研究发掘、提升环境配套服务设施、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强数字黄河智慧展现等5大重点任务,深入开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助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近日,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在此前明确的25个重点领域基础上,这次进一步拓展节能降碳改造升级范围,增加规模体量大、能耗强度高、改造提升空间大的11个新领域,推动相关行业企业依据能效水平分类实施改造。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节能降碳政策体系,研究发布重点领域改造实施指南,强化协同形成合力,加强绿色金融支持,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做法,持续抓好工作细化落实,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
答记者问
央视新闻中心记者: 请问如何看待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否能够实现全年经济增速目标?
国民经济综合司副司长 李慧:回看上半年经济运行,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持续恢复,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刚才金主任介绍了相关数据。从三大需求看,市场需求逐步恢复,餐饮、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加快回升,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加快2.4个百分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其中制造业、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6%、7.2%;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各项工作深入推进,货物进出口增长2.1%。从三次产业看,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夏收粮油再获丰收,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工业生产稳步恢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服务业恢复较快,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8.7%。从就业物价看,稳就业政策措施调整优化,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多增24万人,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居民消费价格低位运行,上半年CPI同比上涨0.7%。
同时也要看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对我国发展带来诸多影响,同时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风险挑战,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但更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累积。从发展基础看,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网络,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抗冲击能力和韧性明显提升。从市场潜力看,我国是全球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需求旺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蕴含巨大市场空间。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从政策效应看,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加快落地见效,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各项政策接续推出,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新华社记者: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请问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发改委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有哪些考虑?
金贤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关系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发展迈上新台阶,形成了产业规模优势、体系优势和部分领域领先优势,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部署,在补短板、锻长板这两个方面集中发力,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方面,着力补短板,夯实安全发展基础。紧紧围绕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重点抓四方面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围绕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二是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持续推进产供储加销体系建设,提高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三是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强化物流保通保畅的统筹调度,保障能源、粮食等各类重点物资安全有序运输。四是完善多层次风险监测体系,做到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处置,切实保障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
另一方面,着力锻长板,加快产业体系升级发展。紧紧围绕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重点是3项工作。一是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加快修订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深入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加快联合重组,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持续强化品牌建设,不断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二是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和打造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新增长引擎。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全国一盘棋”,强化石化、新能源汽车等生产力统筹布局,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指导,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同时,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注意到,上半年居民消费持续恢复,请问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举措巩固这一态势?
金贤东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促进消费既是当前恢复和扩大需求的关键所在,也关系着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恢复和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持续显效,居民消费市场整体呈现良好恢复态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8.9个百分点,餐饮、旅游等领域消费已超过疫情前水平,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明显高于去年。
同时也要看到,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相对偏弱、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有待提升等问题仍然存在,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消费的重点发力方向。下一步,针对制约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痛点和堵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做好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完善消费政策。今年以来,我们就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我们将持续推动这些政策落地见效,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下大力气稳定汽车等重点领域消费。同时,针对当前消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将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围绕稳定大宗消费、促进汽车消费和电子产品消费、拓展农村消费、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出台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并推动尽快落地见效。
二是提升消费能力。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促进消费就必须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我们将持续做好稳就业促增收的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稳就业政策措施,促进青年等重点群体就业;同时,依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机制,系统推进收入分配领域重点工作,强化重点群体支持和帮扶,增加低收入者收入,积极探索促进居民增收有效路径。
三是优化消费供给。这是更好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融合创新,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生活消费品质升级,丰富拓展消费场景;同时,持续推进民生消费领域国家和相关行业标准制订和修订工作,促进消费供给提质升级。
四是改善消费环境。针对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问题,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健全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努力为消费者营造安心放心称心的消费环境。
中新社记者:6月1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做强做优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四个方面,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推动下半年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国家发改委将采取哪些措施?有何政策储备?
李慧
针对二季度以来经济运行出现的新变化,6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及时谋划了一批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储备政策,目前各部门正在抓紧落实,有一些政策已经陆续出台实施,为稳定宏观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发展改革委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把握住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稳增长。按照落实一批、储备一批、出台一批的思路打好政策“组合拳”。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已出台和已部署政策的落实落地,充分释放政策效能。抓紧研究储备政策,不断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及早出台有关政策举措,促进消费稳步恢复和扩大,着力拓展有效投资空间,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帮助经营主体恢复元气、站稳脚跟。
二是激活力。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攻下一些难点,不断提升改革综合效能。更好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和改进国有经济管理,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抓紧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充分发挥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作用,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面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总体部署,加快完善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努力营造更加公平顺畅的市场准入环境。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力度,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三是防风险。坚持底线思维,稳妥处置化解房地产、金融、地方债务等领域风险隐患,大力提升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做好迎峰度夏期间能源保供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证券时报记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召开了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现场会,请问这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政策举措?
金贤东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为优化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机制,更好推动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于2022年9月起专项开展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引导银行加大制造业重点领域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为重点项目建设和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资金支持。今年以来,我们继续常态化推进这项工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主要表现为“三个进一步”。
第一,制造业贷款占比进一步提升。截至6月底,制造业贷款占非金融企业贷款的比重超过20%,制造业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8.8%和36.9%,远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有力推动制造业投资实现较快增长。
第二,制造业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6月底,高技术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26.0%,比制造业贷款增速高7.2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制造业贷款比重达48.0%,比去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发挥了在中长期优化投资结构和供给结构的重要作用。
第三,重点项目清单融资对接进一步增强。从我委推送给21家全国性银行的项目清单看,今年上半年,清单内新签约项目2117个、签约金额3593.1亿元,投放项目2263个、投放金额2228.4亿元,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签约和投放力度明显加大,有效引导信贷资源流向重点领域。
上个月,我们在湖北省组织召开了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现场会,解读相关政策、交流先进经验、听取意见诉求,为更好推动这项工作凝聚共识、营造氛围。下一步,我们将会同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力推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常态化、机制化,进一步积极谋划实招、硬招、高招,扎实推动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提质增效。重点是做到“三个持续”。一是持续督促指导银行加强服务。充分发挥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建立健全项目推送、政府增信、备选项目库、风险防控“四个机制”,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精准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二是持续做好重点领域项目融资对接。组织各地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18类重点领域开展项目申报工作,及时向21家全国性银行推送项目信息,推动银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项目对接和签约投放工作。三是持续加强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配合。围绕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系统优化完善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做好相关政策宣传解读和工作培训,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郑栅洁主任主持召开了3场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与部分民营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请问在提振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有哪些深层次考虑?
李慧
根据国务院部署安排,近期我委建立了与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7月3日、10日、17日,郑栅洁主任分别主持召开了3场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与部分民营企业负责人面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认真听取了民营企业经营发展情况、面临的困难问题和相关意见建议。这几场座谈会受到了各方广泛关注。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我们邀请的企业来自设备制造、钢铁冶炼、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新能源、邮政快递、互联网信息、餐饮等多个行业,兼顾了大、中、小型不同规模,覆盖了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就是要尽可能听取来自各方面的真实情况。
座谈会上,民营企业家们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分析了国内外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介绍了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问题,分享了对宏观政策落实情况的真切感受,并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这些都为我们制定宏观政策、开展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其他负责同志和相关司局近期也在外出开会调研期间组织召开了多场民营企业座谈会,深入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真实情况,多层次多形式听取意见建议。
下一步,我委将持续发挥民营企业沟通交流机制作用,坚持常态化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认真倾听民营企业家的真实想法,积极协调解决企业提出的具体诉求,及时对现行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估,进一步完善宏观政策举措,认真研究论证宏观层面的政策建议,并组织引导地方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共同为民营企业等各类所有制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近来跨国公司高管纷纷访华,投资布局动作不断,请问上半年吸引和利用外资情况如何?接下来还将采取哪些举措?
金贤东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会同有关方面推动出台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定优化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不断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以及中西部、东北等地区。随着有关政策持续显效,我国利用外资保持稳中提质的态势,前5个月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5.9%和7.5%。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的外溢效应凸显等因素影响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
过去一段时间,中国一直是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和压舱石;在未来更长时间里,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提供强大动能,也必将为外资企业带来更加长久的发展机遇。近期,跨国公司高管纷纷访华,正是投下了对中国营商环境的“信任票”和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票”,也佐证了“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新体制,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重点是两个方面。
一方面,强化政策出台实施。在落实好已出台的《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等稳外资政策基础上,研究制定更大力度吸引外资的综合性政策,进一步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畅通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内资外资企业务实合作。同时,抓紧评估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施效果,深入了解有关方面诉求,研究缩减海南自由贸易港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等措施,扩大市场准入。
另一方面,完善服务保障机制。我们将充分发挥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协调规划、用地、用海、环评、能耗等方面问题,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实施,以点带面吸引外资流入。我们将继续举办国际产业投资合作系列活动,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和地方招商引资提供平台。我们将进一步畅通沟通渠道,加强与外资企业、外国商会的沟通交流,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合理诉求,为企业来华投资和生产经营提供便利条件。
经济参考报记者: 请问我国上半年就业形势有哪些特点?下一阶段国家发改委如何更好开展稳就业工作?
金贤东
就业关系到每一个劳动者的权益、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稳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今年以来,随着疫情转段、经济恢复、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就业形势总体回暖。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3%,比一季度低0.2个百分点;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6.5%;6月份,就业主体人群25—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4.1%,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影响就业的内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重点群体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面临较大压力,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帮助重点群体解决就业问题仍将是亟需切实办好的一件大事。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尽全力做好政策出台落实、优化就业服务等各项工作。一是增强经济发展带动就业能力。解决就业问题,根本上还是要靠发展。我们将围绕强化就业优先的宏观调控,千方百计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抓好扩内需、降成本、防风险等政策落实落地,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推动各类经营主体提振信心、增产稳岗、释放活力,稳定就业基本盘。二是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面临的困难,我们将加大服务和政策保障力度,强化稳岗扩岗支持,充分释放青年创新创业活力;同时,加强对青年群体的就业服务,深入开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公共职业技能培训扩容提质,努力提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就业技能。三是持续促进居民增收。我们将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努力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新黄河记者: 近期生猪价格继续低位运行,请问如何看待今后一段时期市场形势?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采取哪些措施稳定生猪价格?
李慧
今年以来,国内生猪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低位运行。特别是近期天气高温炎热、猪肉市场消费偏弱,生猪价格小幅下降,最近一周处于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对于今后一段时期的市场形势,主要应当从供需关系角度全面认识。从供给看,国内生猪产能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从需求看,夏季过后天气逐步转凉,加上高校陆续开学、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陆续来临,根据往年情况,猪肉消费将逐步增加,可能推动生猪价格有所回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生猪和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针对生猪价格过低的情况,继一季度开展年内第一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之后,近期,我们又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今年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共同“托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生猪市场和价格动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生猪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及时开展中央猪肉储备调节,积极引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CGTN记者: 我们注意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请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这项工作上有哪些安排和考虑?
金贤东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是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时俱进推动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制度保障。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研究起草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提出了有计划、分步骤推动制度转变的工作安排和实施路径。《意见》已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关于能耗双控如何转向碳排放双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已经作出重要部署,明确了从三个方面入手推动相关工作。
一是坚持先立后破,积极创造条件。制度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用好能耗双控打下的坚实基础,平稳有序过渡到碳排放双控。要落实好已出台的能耗双控优化政策,根据“双碳”工作需要,研究进一步细化完善的工作举措,为碳排放双控夯实制度基础。同时,要完善配套制度,加快健全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快夯实基础能力。
二是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节约资源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施碳排放双控,不意味着对节能工作有任何的放松。在碳达峰碳中和不同阶段,都要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工作,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以最小成本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把握好工作节奏,统筹好发展和减排关系。碳排放双控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在制度转变过程中,要把握节奏和力度,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优化政策举措,切实保障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确保人民群众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地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