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哲:引领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走向世界
- 2024-01-16802
- 来源:中国服装协会
1月12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向北开放发展大会”在冰城哈尔滨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发表讲话。
引领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走向世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孙瑞哲
2024年1月12日
“东风抒余庆,日月开新元”。很高兴在新年初始,与大家相聚在爆火出圈的东北亚魅力之城、冰雪之城哈尔滨。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要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联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作为我国向北开放枢纽城市,哈尔滨被国家赋予“对俄及东北亚全面合作的承载高地和联通国内、辐射欧亚的国家物流枢纽”的战略定位。近年来,哈尔滨立足区位优势,加快打造“向北开放之都”,引领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走向国际市场,在世界时尚舞台上发挥着独特作用。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是全球经贸合作的受益者,更是全球纺织服装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举办首届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向北开放发展大会,就是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思想,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在“破与立”中找到发力点;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在“竞与合”中找到平衡点;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在“异与同”中找到共鸣点。我们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发展战略,寓中国发展于世界发展之中,立足新方位,探索新路径,实现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更高质量的全球化发展。
借此机会,同大家分享三方面内容。
一、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走向世界的时代机遇
中国时尚正在全球渐露锋芒,形成有力的市场影响与独特的身份识别,发挥更加重要作用、树立更加铿锵话语。
第一,新产业高地正在崛起。受海外需求收缩、贸易环境风险高位等因素影响,2023年前三季度主要出口市场中,我国对美国、欧盟、日本、东盟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均有所减少,但同期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土耳其和俄罗斯出口额同比分别实现6.2%和20.1%的较好增长。2023年1~11月,黑龙江省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迅猛,同比增速达33.06%,远高于全国同期增速。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中国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北开放延伸拓展到蒙古国、俄罗斯、中亚、西亚、东北亚以及欧洲。2023年12月,新疆、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向北开放的五省区口岸主管部门共同签订了《向北开放口岸城市深入合作框架协议》,八个中外合作项目签约,涵盖互贸平台、跨境电商、国际贸易等领域,给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新一轮国际合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广袤空间。
第二,新生产方式正在重构。工业制造正在经历战略性重塑、系统性升级、整体性跃迁。智能制造迈向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推动制造技术突破、工艺创新、精益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人工智能、元宇宙与区块链技术协同创新,带来生产效率和消费体验双向提升;生成式AI深刻改变商业模式、生产关系与生态构成,Gartner预测2026年超过80%企业将使用生成式AI。与此同时,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不断加快打造更加智慧、灵活、绿色的供应链体系,加强绿色供应链国际合作与网络建设,积极支持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和绿色投资。2021年,我国列入《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及认证目录》的商品进出口额为7578.1亿美元,其中纺织产品位列第一;2013-2022年,中国纺织业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直接投资金额约60亿美元,达到行业对全球投资比重的约50%。其中,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和绿色投资,已经成为海外纺织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构建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的价值内核。
第三,新消费文化正在涌现。以Z世代为主的新消费文化开始具备圈层化、个性化、重颜值、强社交等属性,直播带货、门店到家、社区团购、无接触式配送等新场景日益普及。与此同时,消费潮流引领商业走向,“度假经济”、“疗愈经济”、“运动经济”、“冰雪经济”带动消费新经济增长点,“悦己”消费、理性消费、体验型消费渐成主流。新消费文化的变迁,持续驱动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和多元化的营销策略。BOF联合麦肯锡发布的《2024年全球时尚业态报告》调查指出,71%的时尚高管计划在2024年增加品牌营销支出,46%的高管计划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效果营销。
二、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走向世界的创新实践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在技术、文化、营销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加强与全球市场合作,拓展全球化产业布局,为中国品牌走向全球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第一,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的科技创造力显著增强。
走向世界的底气,来自于技术储备和科技创新。恒力、盛虹、魏桥以及波司登4家纺织服装品牌入选World Brand Lab编制的2023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从“质造”到“智造”,从“走出去”到“走上去”,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开始打造世界级产品,向品牌溢价和技术溢价方向发展,逐渐占领行业制高点、掌握技术话语权,在全球时尚舞台上出现成功样本。如2023年波司登米兰•达芬奇庄园首秀“重新定义轻薄羽绒服”,六大创新拼接颠覆了传统轻薄羽绒服工艺;2023年9月,安踏推出首款搭载“安踏膜”、定位于防暴雨级舒适冲锋衣的安踏“风暴甲”,“安踏膜”的问世和应用普及打破此前国外技术在高性能防水透湿材料领域的技术和价格壁垒;希音凭借贯穿柔性供应链的一整套基建,建立了其首个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将按需生产的创新实践与精益生产结合进行前沿探索,估值位列全球独角兽公司第三。
第二,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的文化整合力日益提升。
走向世界的自信,来自于文化交锋与文化交融。从模仿、追随国际品牌,到从海外风格中寻找突破,打造带有中国印记、东方美学的品牌特色成为企业走向世界的主打路径。如之禾持续国际化扩张,通过巴黎设计师眼中的中国美学进行创作,男装、工坊线和环保线产品深受欢迎;2023年,李宁、UMA WANG、生活在左等品牌亮相巴黎时装周,彰显了中国美学的国际风采;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布十周年之际,nunu&nono、六礼、拉珂蒂等品牌亮相2023巴黎•中法时装周,以设计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
第三,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的市场拓展力不断优化。
走向世界的成功,来自于通路建设和市场落地。沉淀自中国市场的方法论、独特的海外市场洞察和高水准的供应链体系,以及对全球电商、全球支付和物流体系的高效利用,共同支撑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精准触达全球各大市场。《2023国内品牌出海发展报告》指出,从2018年到2021年,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和购买意愿分别增长4.9%和1.4%。越来越多的品牌在国外市场开设线下店铺,展示全渠道布局能力和品牌实力。据统计,46家列入工信部“重点培育纺织服装百家品牌”名单的消费品牌企业中,32.6%在国外开设线下店铺,21.7%通过跨境电商拓展国际市场。如鸿星尔克形成以专卖店为主体终端形象,融合多品牌专柜、店中店、电商等不同业态的海外全渠道覆盖;UR上线海外独立站、入驻速卖通,实现线下店+线上店+电商平台多渠道布局;内外在Facebook、Instagram及YouTube平台上进行营销,并借由KOL、KOC、品牌大使等传递品牌价值观和产品特性。
三、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走向世界的创新路径
《2023年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报告指出,越来越多中国品牌基于对全球消费和海外地区的洞察,不断提升产品研发和迭代能力,塑造起“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的海外新形象。走向世界时尚舞台,是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身的重要策略,是高水平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
2023年8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对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给出中国方案,其中提出了“建立协调联动的纺织区域融通发展行动”、“推进双循环的国际化供应链提升行动”,为引领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走向世界规划了明确的行动路线图。
立足加快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征程,面对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的新机遇,围绕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走向世界,在此提三点建议:
第一,依托支点城市,撬动行业系统的向北开放。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位于东北亚区域中心的哈尔滨,更是具备并综合了地处北纬45°时尚带的地缘优势、对俄合作中心的区位优势、中西合璧的欧陆文化优势、建设“三区一港”的政策优势。
未来,应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依托北向支点城市哈尔滨,探索建立中国纺织服装“向北开放”总部基地,集聚、汇合、融通中国纺织服装全行业的优质产业资源,发挥中枢纽带与总部基地的支点效应,对内加强与京津冀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协同;对外以俄罗斯为重点,面向东北亚、欧洲,建设高层次宽领域合作载体,加快一批开放平台与自贸试验区开展制度联动创新探索,撬动全行业构筑向北开放的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人才链与资本链的系统协同与战略同频。
第二,构建商贸通路,畅通消费市场的向北开放。
海关总署2023年6月发布的《中国跨境电商贸易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达到2.1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1%。服装作为我国跨境电商出口重点类目,占全国跨境电商出口额10%以上,发展潜力空间巨大。
未来,应依托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一方面,构建纺织服装产业的跨境商贸通路,共建东北亚区域、欧亚大陆桥与“冰上丝绸之路”产业合作,捕捉国内外冰雪旅游、户外运动、露营休闲等新兴消费需求,推动“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推动“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另一方面,依托自有电商平台、第三方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向北开放发展总部等跨境服务平台,促进跨境电商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实质性融合,培育壮大跨国贸易新打法、新业态、新模式。
第三,推动文化交流,完善产业外交的向北开放。
当前,由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与哈尔滨市政府、红博商业共同打造的哈尔滨国际时装周,已经吸引了近70多个国家1000多个国际设计师进行了全球发布,集聚了丰富的国际设计师资源和时尚产业资源;在全国率先提出“品牌高地工程”的红博商业,也作为哈尔滨的商业龙头企业,为中国纺织服装产业从哈尔滨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消费基础。
《2023-2024品牌全球化白皮书:深度全球化》显示,品牌出海过程中,营销思维已逐步由产品文化的全球化输出,转向更加重视消费者体验的本土化适应,在全球本土化实践中,品牌产品不断在加速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
未来,应充分依托哈尔滨国际时装周的时尚交流平台,促进以时尚文化交流为核心的产业外交,赋能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立足全球化进程,深入洞察目标市场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和消费偏好,打造融通中外的新表述、新体验与新面孔,在实现本土化适应的落地深耕中,推进中国时尚的全球化、区域化与分众化表达,引领世界对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时尚文化,产生深刻的情感凝聚与价值认同。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黑龙江流域的鲜卑文化、渤海文化、金源文化等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欧陆文化、冰雪文化、音乐文化等现代文化交相辉映。面对新一轮开放大潮,让我们坚定信心,敞开怀抱,依托哈尔滨建设“向北开放”新高地的时代机遇,以高水平开放的智慧启航,驾驭时代浩荡的浪潮,集聚行业优质资源,强化品牌走向世界市场的时代烙印,在向北开放新窗口中,推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纺织服装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锦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