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机械网

登录

工业和信息化部: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平稳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2024-10-26523
来源:中国网、工信微报
  2024年10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出席发布会,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 赵志国: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年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有关情况。
 
  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工业和信息化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以改革为动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总的看,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平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重点领域创新取得一批新成果,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对宏观经济增长发挥“压舱石”作用,贡献率接近4成。31个省(区、市)和41个工业大类行业的增长面均超九成。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去年全年均有提高。工业投资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第二,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万余家省级智能工厂,13家中国企业新入选全球“灯塔工厂”,中国“灯塔工厂”总数已达72家,占全球42%。扎实开展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已推进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深入实施工业节能降碳行动,大力发展清洁低碳氢产业和环保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第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国产首制MARK Ⅲ薄膜型大型LNG船完成试航,C919大型客机实现国内三大航空公司同时运营,1000千瓦级涡轴发动机取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成功点火。我们还印发实施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意见、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新批复组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2家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杭州成立我国首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四,经营主体稳步发展壮大。截至8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0.4万家,较2023年末增加4.4%。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达46.3万家。前8个月,规上工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7.5%,高于规上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
 
  第五,信息通信赋能作用持续彰显。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7%。大力推动网络、算力、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截至9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408.9万个,5G用户普及率达到了69.6%,千兆宽带用户达到了1.96亿户,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村村通宽带。持续深化融合应用赋能,5G行业应用已融入76个国民经济大类,深入融合工业、医疗等重点领域核心环节,“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了1.5万个。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但我国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工业体系完整、产业链配套齐全、综合制造成本较低的全球竞争优势没有改变,推动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尤其是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实施,将持续释放产业升级的动力、居民消费的潜力、经营主体的活力。我们有信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多做贡献。情况就介绍这些。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工业生产实现平稳增长。想请问一下,您如何评价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将如何发力稳定工业增长?谢谢。
 
  赵志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谢谢你的提问。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会同各地区、各部门主动担当、同向发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工业生产稳步增长。我们积极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实落地,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31.8%。二是重点行业、地区贡献突出。我们深入实施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挥工业大省、大市关键支撑作用,电子、有色、化工、汽车4个行业对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接近一半,9个工业大省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郑州、绍兴、温州、合肥等工业大市实现两位数增长。三是发展动能持续累积。我们积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4%。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人工智能芯片、服务器等产品产量高速增长。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在稳增长、扩需求、增动能、优环境方面下更大功夫。
 
  稳住工业基本盘方面,深入推进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实施。支持工业大省、工业大市巩固优势、勇挑大梁。同时,助力东北和中西部省份办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扩大有效需求方面,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大智能家居家电消费推广力度,协同各地加快落实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以旧换新政策,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有关活动,充分激发市场潜力。
 
  增强发展动能方面,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研究制定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新产业新赛道。
 
  优化发展环境方面,持续推进降低企业成本,深入开展服务中小企业系列专项行动。强化行业引导,加强标准质量引领、增强行业自律,积极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不断完善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问题诉求,坚定企业发展信心。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请问今年前三季度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如何?工业和信息化部如何看待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形势?有哪些举措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谢谢。
 
  赵志国:谢谢,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部门群策群力、密切配合,行业企业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前三季度我国汽车工业运行整体良好。从汽车产业整体看,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产销分别完成2147万辆和215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和2.4%。累计出口整车431.2万辆,同比增长27.3%。1-8月,汽车产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3.2%和3%。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看,发展态势良好,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1.6万辆和8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7%和32.5%,近3个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占比均在50%以上,实现了新的突破。新能源汽车出口92.8万辆,同比增长12.5%。
 
  但也要看到,汽车工业运行还面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海外出口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等挑战。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多措并举扩大汽车消费。落实好汽车以旧换新、车购税和车船税优惠等促消费政策,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新启动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指导意见,积极扩大汽车消费。
 
  二是优化汽车生产准入管理政策。推动出台《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健全“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试行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自我检验,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探索开展企业集团化管理,支持企业提质增效、做优做强。引导企业立足长远,加强技术升级、产品迭代、模式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三是支持技术创新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渠道,持续推动动力电池关键材料、车用芯片等关键技术攻关。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稳妥推进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
 
  四是更好服务企业国际化发展。积极应对反补贴调查、高额关税等贸易壁垒,在投资、管理等方面为汽车企业出海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加强自动驾驶、碳核算等标准联通和规则对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这一两年来,我们关注到,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迅猛,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推动低空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部署和考虑?谢谢。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 陶青:谢谢你的提问。发展低空经济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低空装备和低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物质载体,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低空产业发展,当前主要从四个方面着力。
 
  第一个方面是加强顶层谋划。今年我们联合有关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支持低空产业技术装备创新思路举措。
 
  第二个方面是加强多场景应用牵引。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多地开展了通用航空器创新应用试点工作。比如,在新疆石河子召开低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推动建立“干支通、支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体系;在黑龙江北安召开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现场会,打造无人机农业喷洒、林业防护规模化、常态化应用模式标杆,目标是要将植保无人机平均作业成本降到每亩10元以下。
 
  第三个方面是推动信息技术与装备发展融合创新。当前我国主要的信息通信企业以及动力电池、电机等企业都积极布局参与到低空经济中来,各领域创新要素正在加速向低空产业集聚。已开展基于5G/5G-A的低空通信及感知网络技术验证、应用试点等工作。
 
  第四个方面是完善产业法规标准体系。为提升无人机生产制造的质量,我们颁布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生产管理若干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无线电管理暂行办法》,编制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等国家标准,建设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系统,不断完善企业和产品的备案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持续加快关键技术攻关。聚焦低空装备本体技术、安全技术、运行技术等方向,体系化推动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快推动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创新迭代升级。二是不断加强场景应用牵引。继续推动优势地区先行先试,因地制宜打造低空多场景应用示范体系,加快培育低空物流、城市和城际空中交通、低空文旅等低空消费新业态,拓展农林植保、巡视巡检、应急救援等新模式。三是深入推进融合创新发展。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新能源技术与无人机等低空装备融合创新,开展低空经济无线电频率使用研究,按需推进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低空智联技术发展和模式创新。四是不断强化法规标准支撑。继续组织开展相关法规宣贯和培训,指导无人机生产制造企业合规管理,推动建立贯穿低空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全生命周期的工业标准体系,鼓励低空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加强企业供需对接、技术交流、标准协同,共同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以来,信息通信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请介绍一下具体取得了哪些成效?对于后续加快推动信息通信业发展有哪些重点安排?谢谢。
 
  赵志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我国信息通信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高质量发展取得系列新成效。
 
  一是电信新兴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截至9月底,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7%,1-8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17万亿元。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业务成为拉动信息通信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前三季度我国电信新兴业务收入达到3252亿元,同比增长9.4%,延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为行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有序推进增值电信业务对外开放,大家应该注意到了,今天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召开了座谈会,为北京、上海、海南和深圳发放了试点地区的批复文件,正式启动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我们也欢迎外商在华投资经营电信业务。
 
  二是网络基础能力持续优化。今年以来,我部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出台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总数408.9万个,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到了2732万个,在南宁、青岛、昆明、海口等4地新设了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全国网络服务质量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同时,我们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提升信号的质量,优化用户的感知,加快推动文旅景区、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等重点场景的4G、5G移动网络深度覆盖。
 
  三是产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信息通信企业国际竞争力大幅增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进入全球运营商收入规模前10强,24家平台企业市值超百亿美元,8家上市企业进入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30强。通信设备制造业持续向好,1-9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2亿部,同比增长9.9%。关键技术加快突破,鸿蒙NEXT操作系统上架应用和服务超过了1.5万个。
 
  四是普惠民生服务纵深推进。我们通过电信普遍服务和“宽带边疆”等相关行动,使更多农村和偏远地区老百姓能够用得上用得好网络,当前已实现村村通宽带,农村网民规模超过了3亿。同时,我们以务实举措推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加快建设APP检测和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规范行业服务行为。累计举办超20万场“银龄数字课堂”,向老年人开展智能设备使用、在线支付、防诈骗知识普及等相关培训活动,让更多人共享数字红利。
 
  下一步,我部将坚持“建、用、研”统筹推进,持续做优做强信息通信业,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一是推进网络设施演进升级。尽快出台“双千兆”(5G和千兆光网)网络发展接续政策,开展万兆光网试点部署,持续开展“宽带边疆”和“信号升格”行动。二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持续推动5G演进(5G-A)、非地面网络(NTN)等技术发展和产品研发,超前布局6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三是推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尽快出台5G规模化应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等相关的接续政策,持续打造高水平5G工厂,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建设。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落实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等政策,持续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五是扩大电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鼓励外资企业在试点地区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互联网接入服务(ISP)等业务。做好外资试点企业管理和服务,依法保护投资权益。推动我国电信业对外开放迈入新阶段。谢谢。
 
  新华社新华财经记者:随着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社会生产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支撑。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方面的情况,未来还有哪些务实举措?谢谢。
 
  陶青:谢谢你的提问。今年以来,我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加速融入制造业、矿业、电力、医疗等行业,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制造业转型更加深化。围绕“智改数转网联”,促进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融合发展,先后发布了钢铁、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等一系列重点行业融合应用指南,打造了产品设计、计划调度、质量管控等15个环节40个典型场景。目前,5G行业应用已覆盖76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累计间接带动总产出约14万亿元。
 
  二是信息消费更加活跃。信息消费场景日渐丰富,面向智能家居、纺织服装、特色食品等行业征集了“数字三品”应用场景案例,培育基于消费数据的柔性制造、数字营销等新模式新场景,加速消费品领域数智化发展。信息产品供给数量极大提升,AI手机、智能家居设备等智能终端加速满足用户需求。8月份的数据显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0.1%。
 
  三是公共产品更加智慧。人工智能、5G等技术实现了规模应用,形成了135个新型数字服务优秀案例,覆盖交通、文旅、养老、医疗、应急等领域。比如,在医疗方面,“5G+医疗健康”试点项目累计近千个,远程智慧诊疗、AI辅助诊断等减少了误诊、漏诊,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在文旅方面,国庆节期间,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赋能加速,智慧导览、智慧停车、全天候应急服务等新场景接连涌现,精准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下一步,我部将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创新重大机遇,重点强化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强产业,持续推进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关键技术领域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二是强主体,加快培育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建立全国统一、部省联动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打造一批能力强、活力足、潜力大、竞争力强的数字经济企业。三是强应用,出台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广智能制造参考指引,推进信息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四是强生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分类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供给企业和产品解决方案,构筑产业生态竞争优势。谢谢!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今年以来,请问我国在工业绿色发展、节能降碳方面有哪些进展?下一步有哪些重点任务安排?谢谢。
 
  陶青:谢谢您的提问。绿色低碳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我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今年以来持续加强政策供给,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了《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和工信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锻造产业绿色竞争优势。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工业节能降碳持续推进。今年新培育国家绿色数据中心50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平均值超过50%。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前三季度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约17亿吨,预计全年规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94%。绿色发展动能加快培育,目前国家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已超过18%,预计全年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总产值近万亿元,1-9月新接绿色船舶订单的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达75.9%。
 
  下一步,我部将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制定出台《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一是加快推进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聚焦钢铁、电解铝、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加快研制一批碳足迹核算标准,推动工业企业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转型升级。
 
  二是加强新型固废综合利用体系建设。聚焦废旧动力电池,制定出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修订发布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加快构建新型回收利用体系。聚焦废旧光伏组件等,加强综合利用政策的预研储备,提前布局综合利用能力,为迎接退役高峰做好准备。
 
  三是积极推动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聚焦清洁低碳氢应用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推进政策集成创新,加快推动其在冶金、化工、石化等行业规模化应用,在工业绿色微电网、绿色船舶、绿色航空等领域实现多场景应用突破。谢谢。
 
  中宏网记者:以5G、千兆光网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请介绍一下,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的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还有哪些部署工作?谢谢。
 
  赵志国: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在党中央、国务院统筹部署下,我部扎实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形成网络、算力和新技术基础设施全面发展的格局。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基础网络。目前,全国已累计建成207个千兆城市,实现“县县通千兆”;行政村5G网络通达比例超过了90%,全面助力强农惠农富农;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占比达到了59.2%,“物超人”步伐持续加快扩大。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位列全球前列。目前,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了246 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国家枢纽间20ms时延保障能力全面实现,有效支撑了算力资源配置和数据要素流通。完善中国算力平台和算力互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持续强化算力网络质量和运行安全监测。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技术设施蓬勃兴起,现有完成备案并上线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近200个,注册用户超过了6亿。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的战略部署,着力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
 
  一是统筹规划骨干网络设施。加强省际干线光缆网络规划建设统筹,制定国际通信设施中长期规划,加快扩展国际海缆、陆缆通达方向,协同规划和建设国际陆缆、国际铁路和国际油气管道等跨境基础设施,依托沿边省份打造区域国际信息枢纽。
 
  二是优化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持续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任务的落实,统筹算力资源布局,有序引导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智能算力供给,着力提升算力的利用效率。持续推进算力互联互通,打造全国统一的算力服务大市场。
 
  三是深化区域间协调普惠发展。支持东部地区先行先试,探索5G-A、人工智能等建设和应用新模式,引导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快千兆城市建设,鼓励西部地区在综合成本优势明显地区合理布局重大算力设施。深化电信普遍服务和“宽带边疆”建设,增强农村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网络覆盖能力。
 
  四是推进信息设施与传统设施融合发展。统筹建设高速公路、城市干线道路沿线车联网路侧设施。探索建立通感一体的低空经济网络设施,集约部署城市感知终端,统一建设城市级物联网感知终端管理和数据分析平台。全面建设实景三维中国,搭建数字中国时空基座和数据融合平台。谢谢!
 
  中国电子报记者:我们注意到,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政策的带动下,近期各类数码产品消费实现了明显增长,能否介绍一下当前我国消费电子行业的运行情况如何?对今年行业发展的情况有何期望?谢谢。
 
  赵志国:谢谢您的提问。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大、技术更新快、产业链带动作用强,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之一。今年以来,我国消费电子行业运行良好。主要体现在:生产快速增长。1-9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高于同期工业7个百分点。生产微型计算机2.49亿台、手机11.84亿台、彩电1.5亿台,同比分别增长2.9%、9.8%和2.5%。出口持续回升。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前9个月,我国出口手机5.8亿部、笔记本电脑1.1亿台和电视机8129万台,同比分别增长3.5%、0.7%和8%。国内品牌在全球大部分市场出货量均实现增长,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国内市场持续复苏向好。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06亿部。国内彩电市场75-100英寸大屏需求旺盛,在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8月底至10月中旬的彩电销售额出现明显增长。受益于技术迭代升级、功能日益丰富、用户体验优化等方面,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也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开发和应用的落地,将有更多用户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先进产品。包括搭载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终端产品,使用三折叠屏技术的手机,Mini-LED电视和激光电视等。
 
  下一步,我部将结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好《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相关政策文件,加快释放内需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持续做强做大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同时,我们将持续支持国内优秀的消费电子企业研发创新,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对新兴热点技术的配套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产品供给水平。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深化产融合作是加快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能否详细介绍一下我国产融合作的进展成效?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有哪些?谢谢。
 
  陶青:谢谢你的提问。各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创新开展产融合作,强化对“两新”“两重”的融资保障,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有力支持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一是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助企融资突破万亿元。平台提供定制化、智能化金融服务,设立了产业转移、先进制造业集群等24个特色专区,汇聚34.58万家优质企业、2965家金融机构、741项金融产品,助企融资约10018亿元。今年以来,平台助企融资新增约2900亿元,同比增速达40.7%。二是“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我部联合150多家头部金融机构,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空天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260个项目搭建了路演对接平台,股权融资金额超过100亿元,近20%的企业估值翻倍,正在积极筹划首发上市。三是携手金融机构聚力支持新型工业化。与我部有合作的金融机构涵盖银行、保险、基金等各种类型,针对制造企业的融资需求,创新推出了专精特新贷、科技成果转化贷、工业数转贷等一批特色金融产品,以及“中试险+研发贷”等多种金融组合模式。建成了17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推动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同时,开展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促成意向融资金额超过千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产融合作。首先,抓紧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文件。聚焦新型工业化的重点方向和领域,加大科技金融、数字金融、跨境金融、政策性金融等支持力度,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推进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增加数字赋能。其次,积极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的纽带和汇聚效应。加强跨部门涉企信息共享机制,优化平台功能服务,不断延伸平台为企公益服务能力。最后,深入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充分发挥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机制,引导社会资本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供多渠道、可持续的资金保障。联合相关部门尽快建成第三批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优化实施“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全国行活动,推动产融更加精准对接。谢谢!
 
  总台央广网记者:我们知道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生产和科研的重要桥梁,请问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下一步还有哪些考虑和措施?谢谢。
 
  赵志国:谢谢您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抓落实,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成果加快产业化。目前,我国累计培育孵化机构1.6万多家,服务创业企业和团队超过了70万家,孵化机构内毕业企业累计上市(挂牌)超过了500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三分之一为经过孵化培育的企业。培育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20家、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12个,支撑技术加快转移转化。技术交易持续活跃,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到了4.49万亿元,同比增长17.8%。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从四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完善科技服务业顶层设计。加快出台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组建成立科技服务业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制科技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推进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区建设。
 
  二是健全企业孵化体系。推动孵化载体建设和技术转移市场由数量的增长向质量的提升实现转变。出台新版科技型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推动孵化器梯次培育和升级发展,支持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卓越孵化器,加快孵化培育硬科技企业。
 
  三是培育一体化技术市场。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建设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公共平台,加快建设技术交易统一大市场。修订技术合同登记管理办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规则,加强技术合同认定规范管理。培育一批高素质技术经理人,发挥好“科技红娘”的牵线搭桥作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样品变成产品。
 
  四是加快成果推广应用。开展先进适用技术遴选,推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在传统产业、中小企业中应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工作指引,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将科技成果许可给企业使用。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在央企等搭建示范应用场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谢谢。
 

上一篇:关于组织申报“第十八批中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推荐目录”的通知

下一篇: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比上年增长6.0%

相关资讯:

分享到:

首页|导航|登录|关于本站|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