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机械网

登录

其它设备其它设备产品其它

AMT 大型工业区污水管水质监测

供应商:
深圳市云传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企业类型:

产品简介

大型工业区污水管水质监测
专业为排污企业提供排水末端智能监控及在线监控等系统建设,以及过程监控、环保工况监控等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解城市决方案,深度运用信息科技物联网技术做企业的环保管家,帮助企业高效、可控的做好环保管理工作

详细信息

 

大型工业区污水管水质监测 

水末端智能监管系统是一款安装在污水管道末端,用来自动监测水污染物排放的智能化环境监测设备,主要由监控水质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系统、供电系统三部分组成。

   排水末端智能监管系统综合集成了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据仓库技术、自动化控制等技术,提供了对排水末端水质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在线视频、动态监测、实时监控管理、辅助决策和应急处置管理等功能。排水末端智能监管系统能满足排水管理服务中心对城市排水设施、城区河道、中水站、泉站末端运行等方面的在线监测需要,满足污水末端和其他工程管理需要,满足城市排水管理业务工作需要,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智能高效地处理排水末端设施的海量信息和数据、实现对排水末端水质安全情况的有效准确、实现业务办理快速高效协同。



 

产品特点/Device accessories

 

 基于“3C+S”Computer-计算机、Communication-通讯、Control-控制、Sensor-传感器)之上的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

 设备外壳采用工程级材料,防水、防腐蚀、防爆,坚固耐用,可稳定运行;

 抗*力强,能够抵抗水中杂质的干扰;

 监测设备对安装空间的要求低,并且易于固定;

 超限预警,实时指标值超过设定的警戒线后立即预警;

 系统探头采用高性能进口电机,耐高温高压,抗腐蚀,不受物质交叉干扰,测值更准确;

 数据采集终端配备多种数据接口,采用工业级低功耗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用户可自行设置水质传感器报警上下限,也可实现远程监控、管理;

 


 

 

 

此外,数据传输系统需使用可靠的工业无线通讯模块,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持续稳定的运行,本体需能够承受被水浸泡、腐蚀性气体侵蚀,为无线通讯模块挂网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现场端设备配置

.1数据采集传输系统

使用可靠的工业无线通讯模块,能够在恶劣环境下持续稳定的运行,本体需能够承受被水浸泡、腐蚀性气体侵蚀,为无线通讯模块挂网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支持指引中的协议内容(因子编码),技术参数如下:

 

 

大型工业区污水管水质监测 

 

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参数

名称

参数

无线通讯技术

2G、3G、4G等无线通讯技术

数据存储

一年或以上的数据存储

实时定位

GPS卫星定位系统

防护等级

IP68

串行通讯

RS485通讯、Modbus通讯协议

波特率

9600 bps

数据位

8数据位,1停止位,1起始位,可配置无校验

ModBus地址范围

支持1~255

5.2pH传感器

pH传感器具备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参数如下:

pH传感器技术参数要求

名称

参数

量程范围

0~14 pH

精度(重复性误差)

±0.1 pH

响应时间(秒)

15

温度补偿器误差

±0.1 pH

防护等级

IP68

串行通讯

RS485通讯、Modbus通讯协议

波特率

9600 bps

数据位

8数据位,1停止位,1起始位,可配置无校验

ModBus地址范围

1~255

5.3电导率传感器

电导率传感器具备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参数如下:

电导率传感器技术参数

名称

参数

量程范围

0~2000 mS/m

分辨率

0.01mS/m、0.1℃

精度(重复性误差)

±0.5 %FS,±0.3 ℃

响应时间(s)

10

温度补偿器误差

±1 %

防护等级

IP68

串行通讯

RS485通讯、Modbus通讯协议

波特率

9600bps

数据位

8数据位,1停止位,1起始位,可配置无校验

ModBus地址范围

1~255

 

 

稳定性原则

  一般稳定性主要指系统的正确性、健壮性两个方面,由于美舍河智慧排水信息系统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且具有系统管理数据量大,数据使用并发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对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一方面系统在提交之前应反复测试,把错误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系统正常运转;另一方面,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健壮性,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很好的处理并给出错误提示,且能够得到及时恢复,减少不必要损失。

 

 开放性原则

  信息平台的开放性是系统生命力的表现,只有开放的系统才能够兼容和不断发展,才能保证前期投资持续有效,保证系统可分期逐步发展和整个系统的日趋完善。系统在运行环境的软、硬件平台选择上要符合工业标准,能够较为容易地实现系统的升级和扩充,以适应后续工程和适应有关政策法规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