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机械网

登录

理论核心:建立三个加捻三角区

发布时间:2009-06-03
浏览次数:873
  记者: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核心创新原理是什么?这个理论创新灵感是如何产生的?
  徐卫林:该技术核心创新原理是建立了三个加捻三角区,与原环锭纺纱技术只有一个三角区有极大的不同,它可以大大缩短浮游纤维的握持距离。
  我们对环锭纺纱中各个纱线做受力分析时发现,在现有的环锭纺纱过程中,只有一个加捻三角区,各个纱线都必须能够承受较大的力量,纺纱过程才能够进行。因此,一些较短的纤维成纱就比较困难。我们设想,在加捻区内,能否用长丝来提供成纱的足够强力,其他的纤维则几乎不用受力呢?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建立三个加捻三角区,在三角区中建立长丝嵌入式系统定位的运行方式比较符合要求。
  记者: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后,有没有对这个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完善?
  徐卫林:当然有。我们对于运用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生产的纱线进行了分析,有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发现。
  我们对纱线截面进行分析,发现纤维成纱的根数变小,突破了纤维成纱根数的限制。在纺织通常的理论中我们能够了解到,细纱截面纤维根数达到38根以上时,纺纱可以顺利进行。但是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截面的纤维根数只有十几个,它照样被纺成了纱线。
  我们对于进行纺纱的4种纤维做受力分析时发现,调节纺纱的加捻强度,可以改变长丝在纱线中的位置。这就为我们根据需要调节长丝的位置打下了基础。
  记者: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一个理论都能变成现实。您认为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能够变成现实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徐卫林: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理论最后应用到实践,我认为除了理论本身具有可行性以外,符合纱线发展潮流,工艺技术的铺垫和如意集团的大力支持都非常必要。
  在纱线发展潮流方面,近年来,极限加工技术成为国际纺织业界的热点。近年来,媒体也屡有报道。比如鲁泰集团曾用长绒棉纺出300英支的衬衫,株洲雪松用苎麻纺出300公支的面料,某韩国公司也曾经纺出170公支的毛纺面料。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能够大大降低了短纤维成纱对根数、长度及捻度的要求,从根本上突破了原环锭纺纱的原理及成纱的必要条件。另外,混纺也成为纱线发展的主流。在各种各类服装流行趋势的介绍中,我们很容易捕捉到混纺纱线流行的信息。特别是各种功能性纤维的应用,为混纺纱线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充足的理由。要让一种纱线同时具备纺静电、抗起球和柔软舒适等功能,比较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混纺。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更像是为混纺纱线量身定做的技术,它可以采用4种纤维进行纺纱,让混纺的实现更加容易。
  在工艺技术的铺垫方面,近年来,可溶性长丝应用于纺纱的技术逐步成熟,也有很多企业生产包芯纱和半精纺技术,虽然原理不同,但工艺其中都有相通的地方,它们的发展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条件。
  如果万事俱备,却只欠东风,那么所有的理论都只能停留在想法的基础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意集团的支持就是这项技术的“东风”。如意集团对于该技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才成就了今天这项技术的成功发明与推广。

上一篇:兴业皮革董事长吴华春:从小贩到全国最大制革商

下一篇:泰国纺织品出口不惧危机

相关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