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耀缝制机械:何以逆势增长
——勇耀缝制机械:何以逆势增长
- 发布时间:2010-04-15
- 浏览次数:1274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杜甫这句诗来形容这个动荡时期下新锐与传统、变革与守旧、危机与突破的交锋局面,最贴切不过。
2007年,正当行业发展步入巅峰时,宁波市鄞州区勇耀缝制机械有限公司将平缝机旋梭价格上调30%,产销值同比下降近4%。2008年,缝制设备行业因大环境的剧变遭遇滑铁卢,多项指标下滑幅度超过40%。勇耀公司也未能独善其身,业绩同比下降15%。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重创下,行业再次遭遇集体跳水,业绩下滑比率令人触目惊心。大危机下,勇耀公司始终保持着未雨绸缪的长远眼光,在质量管理、设备投入、渠道建设、国际化等方面力行不辍,实现了来之不易的逆势增长,2009年销售额为历年之最,同比增长35%。
危机下的领导力
2010年1月20日下午3点,勇耀公司二楼办公室,总经理汪小勇在隔壁主持召开销售工作会议。等待闲暇,记者打量了一下这间略显朴素的办公室,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一幅字画,两排书柜。“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最近实在很忙,加班加点还有4万多套订单未完成。”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符合汪小勇风风火火的性格。
“有力的领导”往往被看作是一家公司能否在挑战中持续成长、变革和再生的最重要关键因素之一。勇耀公司成立之初,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有的只是创业者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以及过硬的技术。在同行已牢牢占住整机配套头号交椅之际,汪小勇另辟蹊径从维修市场做起,凭借优良的品质迅速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原先一直采用其它厂家旋梭的整机企业也陆续与公司合作。目前,与勇耀公司达成长期合作的整机企业超过50家,约占公司50%的产量。2007年,汪小勇大胆做出上调价格决策时,曾引起许多业内人士不解:关系网刚稳定,整机企业都在全力以赴拼价格抢市场,这不是自寻死路吗?受涨价、市场需求锐减等因素影响,2008年勇耀公司业绩跌入谷底,但他并没有因此改变策略,反而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整机企业。“有些决策是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的,我为此也徘徊了3年,但可以肯定的是,2007年如果我不调价,公司很可能撑不到现在。”汪小勇说。
逆市增长的背后是远见者艰难困苦的磨砺。汪小勇非常谦虚地说:“这几年公司一天到晚在调头,我只是尽可能地把控好方向。所谓的涨与落,实际上是一个企业正常的波折。”
勤练内功
在业内,赚钱便买名车似乎已成为常律,所以得知汪小勇的座驾还是一辆老款桑塔纳时,记者颇感惊讶。“汪总的钱都投到设备和新产品开发上去了。”与汪小勇有着十多年交情的国家缝纫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级技师陆坚勇如是说。据悉,除引进最新技术的车床、磨床等设备外,勇耀公司还自行设计了多台专业装备。汪小勇认为,生产型企业必须有一定的利润,而且要舍得投入,否则永远无法提升品质。目前,勇耀公司开发的无油旋梭、丝光线旋梭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预计还要追加(500~1 000)万元的投资。
记者采访当天,恰逢勇耀公司技术顾问山本公彦(原丰田公司技术部部长)前来指导工作。从2004年加入勇耀团队到现在,他感触最深的是汪总对于这份事业的执着以及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谢勇便是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典型代表,80后,大学毕业后就追随汪小勇,从最底层做起,现任勇耀公司营销部部长。他称,如果没有公司民主、开放的企业文化氛围,自己不可能成长如此迅速。事在人为,勇耀公司团队的力量在危机面前得以充分体现。
“我们用的防锈油成本平均就比同行贵一倍,这几年来,公司一直在投入、完善。旋梭不好做,技术含量不低,如果不用心、不提升,怎么死的可能都不知道。”汪小勇说。
再接再厉
经济危机通常意味着需要重新思考公司的战略方向和战略重点,如新的市场渠道、新的赢利方式以及资源最佳配置等。为此,勇耀公司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从业24年,汪小勇对于旋梭产业的发展可谓了如指掌。在他眼里,国内旋梭的一致性、耐用性、外观与进口产品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他认为,中国零件制造水平其实并不比国外同行差,只是没把自身能力发挥至极致,很多老板还是抱着“能赚就赚”的态度,没有把它当成事业看待,以致很难再有突破。
汪小勇表示,今明两年,公司技术方面的投入还将进一步加大,预计今年将有15个以上新品种面市。尽管市场前景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但只有不断提升质量、效率,降低成本,才能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借机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