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机械网

登录

何烨CISMA2011后危机时代新起点

——专访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何烨
发布时间:2011-09-30
浏览次数:2286
  “很多企业家已经成熟了,认识到我们已经进入到低增长的正常发展阶段,不会像过去那样老想着今年翻番、明年翻番的规模扩张,而是切切实实从自己内功、从自主创新去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因此,本届CISMA能够反映出产业的这种成熟和进步,将展现经历了金融危机洗礼后的行业和企业风貌。行业对未来发展有坚定的信心,企业也更具生命力和活力。”
  
  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CISMA)即将迎来后危机时代的首次登台,于2011年9月27日正式拉开帷幕。
  
  而作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和产业走向的引领者,CISMA此刻的亮相将恰逢时机,陷入后危机时代生存困境的缝制企业急需走出迷茫,他们可以在CISMA平台上一窥产业发展最新趋势,以期获得正确发展方向。
  
  基于此,本报记者专访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何烨,力图探寻本届CISMA对眼下产业发展的启示意义和导向价值。
  
  本报记者:作为展会主办方,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对于本届CISMA有怎样的期待与设想?
  
  何烨:展会对于行业来说,最初的定位是一个展示、交易和信息平台,而发展到眼下,展会不仅仅是展示、信息发布的平台了,它是一个行业发展趋势的风向标,能够引领行业的走向。
  
  CISMA承载这样的功能,所以我们展会的主题也要切合行业发展,对行业发展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有一个引领的作用。
  
  今年CISMA主题是:质量、效益、绿色。为什么提出质量,因为现在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但是转型升级到底怎么转?转什么升什么?它应该是怎么一个趋势?
  
  落实到我们行业,很简单,首要因素就是质量,产品的质量、企业的质量、发展的质量,这是你转型的基础,你没有这个质量,转型升级就是一句空话。
  
  而效益是行业、企业追求的目标。过去这几年,大家都在谈恶性竞争,都说价格战打得很厉害,结果是大家都不赚钱。如果是这样,行业怎么会有生命力?所以,效益是转型升级的目标。
  
  绿色则是转型升级的路径,具有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科学发展、可持续的这样一个内涵。转型的路径是走绿色的发展道路。
  
  所以,从今年的主题来看,我们对展会寄予了转型升级的一个希望。希望它能够切合当前发展阶段的主要问题,提出引领行业发展的一个导向。
  
  本报记者:那么,本届CISMA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对产业的引领作用?
  
  何烨:CISMA对产业的引领,一个是提供平台,让大家进行比较和学习,看同行怎么做,以及对自身在产业内的优势进行评估与挖掘。
  
  另一个引领体现在产品层面,在新技术、新产品自主研发上,本届展会对于企业而言,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动作用,是一个非常好的检阅和引领。
  
  最后,展会培育的行业间交流氛围也非常重要。因为各个企业对行业有不同的判断,而通过展会上的碰撞和交流,一定会对我们很多企业下一步发展目标、战略的制定和形势判断提供很多借鉴和帮助。
  
  比如,眼下整个行业都在谈论重机公司——世界最大缝纫机公司,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推出低价产品,抢占市场的举措,因为这给我们行业带来很大的压力,而通过本届展会的交流平台,有助于企业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应对。
  
  本报记者:与上届相比,本届CISMA有何不同?有哪些产业发展新趋势将在本届CISMA上得到展现?
  
  何烨:2009年举办上届CISMA的时候,行业正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整体形势可以说跌落到谷底。那个时候,大家显得有些迷茫,因为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大家还没有遇到过这么大的困难,对前途也比较困惑。
  
  由此,当时,协会采取很多措施,我们压缩展出面积、压缩时间,主动给企业最大的优惠,做了很多工作。主要目的是希望大家还能够坚持,给大家鼓劲。
  
  今年CISMA跟当年的不同在于,我们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从最低谷爬了起来。在2010年,行业有一个突然的拉升、爆发阶段,到今年才回落到一个常态。
  
  而经过这样一轮的洗礼,现在行业企业应该说发展得更加理性、健康,而且更加追求质量、效益。原来我们是规模扩张,现在则是走注重效益的发展道路。
  
  比如很多企业家已经成熟了,认识到我们已经进入到低增长的正常发展阶段,不会像过去那样老想着今年翻番、明年翻番的规模扩张,而是切切实实从自己内功、从自主创新去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因此,本届CISMA能够反映产业的这种成熟和进步,将展现经历了金融危机洗礼后的行业和企业风貌。行业对未来发展有坚定的信心,企业也更具生命力和活力。
  
  本报记者:具体而言,我们在本届CISMA上,将在哪些方面看到产业的成熟和进步?
  
  何烨:比如,在产品自主研发层面。参展本届CISMA的国内企业几乎都推出了新品,而且都是自动化的,成套、成流水线的新品。这体现了产业的科技进步、企业运营实力的增强和成熟。
  
  过去,国外企业有实力独自完成一个单元,一个流水线搭配起来的产品组合展示,而这方面我们比较差。但今年,包括中型企业,像第二梯队中美机这样的企业,都能做到自己组成流水线、自动缝制单元。很多企业推出了开袋机、圆头锁眼机等等高自动化、高难度产品,这种情况今年到处可见。
  
  今年也不会出现像以往很多国内企业在展位上仅仅展示机头的情形,因为这样的企业已经很少了,企业的产品实力都增强了。
  
  此外,在吊挂系统、裁床等领域,以往是国外企业一统天下,但近两年来,国内企业发展非常迅速,成为本届展会亮点。
  
  同时,本届CISMA也将是对过去几年行业科技创新的一次检验,我们将在本月26号下午对协会评出的十一五科技创新成果奖进行颁奖。
  
  本报记者:本届CISMA也被认为是后危机时代环境中的第一届展会,而针对后危机时代企业出现的一些经营困境,本届CISMA将会为行业发展带来怎样的指导与启示?
  
  何烨:对于缝制设备企业来说,最难受的日子是现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谁能挺过现在,才算真正生存下来。
  
  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行业面临的情况是大家都难过,但企业只要“趴着”不动就能够过去,实际上,大家都活了下来,没有倒闭的,有个别企业出现危机,但也通过重组方式度过难关,迎来新的发展。
  
  而现在才是真正考验企业的时候,很多挑战都是“硬”的约束,比如劳工、资源、信贷、税收、大的经济环境等等。
  
  因此,从现在开始,行业将可能真正进入到一个洗牌的阶段。
  
  过去我们一直说洗牌,但市场还没有竞争到那么惨烈的程度,所以实际上没有洗牌,这么多年来,缝纫机企业的数量没有减少,只有增多。包括去年产业形势一好,行业一下又冒出许多企业。
  
  不过,我觉得在未来的发展阶段,洗牌整合的趋势一定会出现。目前,国内的缝纫机企业有1千多家,零部件企业800到1000家,整机企业300多家,有这么多缝纫机厂和品牌,肯定是不正常的。
  
  现在,我们产业的集中度非常低,我们统计过,我们去年评出的行业20强企业,他们产值相加占整个行业产值的比例还不到20%。
  
  这至少说明我们大的企业没有强大,或者说不可替代到能占很大的市场份额。像我们最大的企业——标准集团做了65年,也只有10个亿的规模,而日本重机这样的企业最高峰都是60、7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
  
  目前,整个行业的整合、合作重组,尤其是大企业的合作重组是很明显的。比如中捷与上工的合作,中捷去参股杜克普,等于是用中捷和上工联合的力量去消化杜克普的德国技术。真正实现德国技术品牌在中国低成本制造和销售。
  
  除此之外,杰克购买和整合德国的企业很成功,重机公司和银箭公司也宣布了交叉持股。
  
  这些合作在今年展会上都会得到体现,他们的展位都在一起,我们为他们提供了方便,起到无形的引导。
  
  而通过这些领军企业的带头作用,你能看到产业整合的趋势。
  
  这也说明大家都认识到在这样发展比较严峻的形势下,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整合资源,而不是单靠自己去硬拼。
  
  本报记者:那么,未来产业洗牌造成的企业数量减少和企业的规模化,会否对CISMA发展造成影响?
  
  何烨: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不会影响到CISMA。因为缝制机械行业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领域,消费层次变化和地域性关系很密切。
  
  它不会像家电行业那样,展会逐渐失去“魅力”。
  
  为什么家电这么大产业办不了我们这样的展会呢?
  
  第一,家电企业数量少,竞争后企业数量大幅减少。第二,最重要的原因是家电产业的市场渠道垄断在国美、苏宁手里,国美、苏宁本身就是一个大展会。
  
  而我们这个行业作为一种生产资料,需要面对很多用户,很多经销商,这些经销商很难做到像国美苏宁那样跨地域经营。加上产业的专业性,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是非常重要且高度专业化的。所以,缝制机械产业的性质决定了展会有相当长时间的生命力。
  
  同时,展会作为一个开放平台,企业无论大小我们都将同等对待,不能说未来企业更具规模后,我们就会向他们倾斜,企业没有大小之分,只有质量好坏之分。
  
  (来源:服装时报)

上一篇:缝制机械行业:夯实基础 创新发展

下一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传统产业换代升级

相关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