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项目为抓手推动行业创新
——访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树田
- 发布时间:2012-01-09
- 浏览次数:1767
2012年是我国实施“十二五”规划更为关键的一年。然而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异常动荡、债务危机的持续发作以及国内经济的不稳定等复杂的经济环境,我国纺机行业是否做好了准备?2012年是否还能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十二五”规划中的产业攻关项目能否如期进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树田。
记者: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极为不平静的一年。国际市场的持续低迷、国内金融政策的收紧、原料价格的大幅波动让纺织行业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年。那么,您如何评价“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纺机行业呢?
王树田:受纺织行业市场需求放缓的影响,纺机行业2011年的销售与2010年相比确实逊色了一些,反映到企业层面就是订单有所减少,推迟提货现象时有发生,但这一切都没影响到纺机行业的总体经济运行态势,全行业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纺机市场产品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纺机设备销售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自动化、连续化、高速化、智能化以及大容量纺机装备销量大幅增长,比如清梳联、紧密纺、带集体落纱的细纱机长车以及经编机等销售都非常好。设备需求的变化直接反映出我国纺织行业产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方向。当然,这也是目前纺织行业受困于人工成本、原料成本上升的必然选择。纺织企业使用高速、智能化以及大容量纺机装备就可以减少用工,提高效率;同时,鉴于目前全球棉花等原料不足的现状,要充分利用好纤维、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就必须要上高档设备。
总的来看,2011年的纺机市场尽管有波动,但整体发展紧扣纺织行业产业升级这条主线。这也充分说明近几年来纺机行业技术攻关、产品创新是卓有成效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是能够充分满足纺织行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需求的,也标志着纺机行业正在从原来的以价格低廉为特征向以技术先进为特征方向转变。
记者:2011年初,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发布了《纺织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一年过去了,《指导意见》中的纺机项目进展情况如何?
王树田:2011年,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广泛地在行业企业中宣传了《纺织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性意见》的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其中包括重点发展8类高端纺织技术装备,加快50项纺织机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积极推广7个领域中的38项纺织机械先进适用产品和技术,即“50+38”项目。“50+38”项目既兼顾全面又突出重点,既有发展的前瞻性又不脱离实际。每个企业都可以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项目,参与到“十二五”项目的实施中来。针对“50+38”项目,中国纺机协会已经分门别类地以不同形式组织相关企业进行攻关,并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行业发展状况,争取国家政策支持。2011年,纺机行业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到“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示范工程中,并将得到政府在政策、资金上的大力支持。目前,已经有两个“数控一代”纺机设备重点项目启动,这两个项目与“50+38”项目相互吻合。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纺机行业被列入到国家“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示范工程”。“数控一代”是否标志着纺机行业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纺机行业如何具体落实这项工作?
王树田:近两年来,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以及纺织企业对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追求,纺织业对数控设备的需求一直呈上升的趋势。而正是市场的需求告诉我们以“数控一代”为标志的纺织机械时代已经到来。2011年,纺机行业率先启动的是“数控一代”苎麻机械项目。一直以来,万锭用工高达500人的问题严重地困扰着我国苎麻行业的发展,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从先进工艺和高效装备入手。经过细致深入的调研之后,我们认为把“数控一代”纺机产品选定在麻纺设备项目上对于整个纺织行业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个项目开发成功后,不仅可将麻纺设备的万锭用工减少到300人,而且意味着麻纺资源可以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利用,进而激发农民种麻的积极性,扩大纺织用天然纤维的原料种类。
围绕这个项目,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和中国麻纺工业协会牵头成立了苎麻装备技术创新联盟,其中包括金鹰纺机公司、恒天重工、天津宏大公司和洞庭麻纺厂等,同时还有东华大学的加盟,重点进行苎麻加工工艺和纤维改性的实验和研究。目前,这个项目的各项工作已陆续启动,并得到了国家600万元的资金支持。
记者:由于去年四季度纺机市场的突然回落,纺机企业普遍对今年的形势表示担忧,您如何看待今年的纺机市场?企业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王树田:按一般的市场规律,作为纺织的上游行业,纺机行业的市场情况总会滞后于纺织行业一段时间。从2011年的实际情况来看也确实如此,前三季度纺机行业表面上并没有受到太多纺织市场不利因素的影响,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是进入四季度以后,企业订单明显减少,拖迟提货的现象也日渐增多,再加上整个宏观经济目前尚没有明朗的向好趋势,所以总体看来明年形势不是很乐观。但我认为,纺机行业的市场形势也并不悲观,纺织行业在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对设备的需求还会延续今年的这样一种格局,而且这种格局在今后几年都不会改变。
从国内大的经济环境来看,去年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2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拉动内需,国内市场对纺织品的需求潜力进一步得到释放,也会带动纺机设备的销售;另外,就纺织行业而言,2012年总体形势也会好于2011年,特别是国家出台的19800元/吨的棉花收购价,使最为牵动纺织市场神经的原料价格趋于稳定。
因此,我认为今年纺机行业总的市场形势将好于2011年。每个企业只要准确把握纺织行业发展的大势,开发和生产顺应纺织产业升级所需求的纺机设备,就一定能寻找到商机。
记者: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中国纺机协会在指导行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工作规划和目标?
王树田:2012年我们的工作仍然是围绕《纺织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性意见》中的“50+38”项目和发展“数控一代”纺机产品来展开,以科技项目为抓手,把行业的产品创新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在纺机产品创新工作中,当前最为关键的一项任务就是提高基础专件和纺织器材的水平。这几年来,当国产主机技术水平和加工质量都在快速提高的同时,基础专用件和纺织器材却没能得到同步发展,甚至正在拖主机的后腿。所以,我们决定把提高基础专用件和纺织器材的技术水平和加工质量作为纺机行业今年技术攻关项目的重中之重。协会将组织相关人员首先对所有的纺纱系统所涉及到的基础专用件和器材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产品存在的问题召开一系列技术论证会,并提出详细的解决方案来。在具体的操作方式上可以借鉴2011年纺机行业组建的“钢丝圈技术创新联盟”的成功经验,发挥产、学、研、用各自的优势,从而使每个项目的技术研发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生产相关产品的每个企业共享技术成果。
事实上,任何一个纺机产品的创新,都必须是在基础专用件和器材过关的前提下才能够得以实现。所以,把基础专用件和纺织器材的提升列为今年的工作重点,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在“十二五”期间能更好地完成“50+38”纺机项目,为加快“数控一代”纺织机械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来源: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