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日东缝制设备有限公司

纺织服装机械网免费13

收藏

中日缝纫机行业现状对比分析

时间:2012-03-29      阅读:801

技术申请状况,可以侧面反映一个国家或者行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低。
   
    在金融危机影响等背景下,国内缝制机械类申请数量依旧大幅增长,成为中国缝机业调整期中为数不多的亮点。
   
    作为世界上zui大的缝制机械生产和销售国,目前我国共有各类缝机生产企业近2000家。此外,日本重机、兄弟,韩国日星等世界的缝制机械制造企业均在中国内地设立主要生产基地。目前,国内缝制机械总产量已占世界缝制机械总产量的80%以上。
   
    2008年,受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缝机业遭受了严重的影响,无论是三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其生产和销售同比都出现了大幅下滑,企业利润也明显下降。然而,即使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国内缝制机械类申请数量依旧大幅增长,成为中国缝制机械行业调整期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国内缝机领域技术现状
   
    我国的申请制度成形于20世纪80年代初,特别是2000年以前,我国缝机业申报数量较为有限。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缝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逐步增强,以及大量日本缝机企业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的申请,因此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的申请数量逐年上升。尤其是近几年,行业数量更是呈现了“井喷式”增长。据*局数据库检索数据显示,2000年–2008年,我国缝机业共申请各类6802件,仅2008年我国缝机业共申报各类1238项,其中,申请发明288项,实用新型495项,外观设计445项,与2000年358项的总量(其中,发明174项,实用新型135项,外观设计49项)相比,行业申报无论是申报总量还是在各个单项上都已有数倍乃至10倍的增长。
   
    有关缝制机械领域的申请从2000年开始已具备一定规模,其中技术创新含量较高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年申请量均已超过了100件。这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资、台资企业逐步在内地登陆有关,这一点从当年发明*数量达到116件可以得到佐证。
   
    据国家数据库资料显示,2000年公告和*的缝制机械类发明几乎全为外资企业申请,而这其中又以重机、兄弟、东海等日本企业居多。之后,国内缝制机械领域的申请数量一路走高,在2005年达到,主要原因还是日本等外资企业针对的地域特性,将大量其原有产品及技术在中国境内进行申报的结果,这从2004年发明*出现大幅缩减可看出端倪。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时期也是缝机企业生产由高速缝纫机向机电一体化机型产品升级的过程,缝机业迎来了发展*技术的大变革,因此在所申报的里面,也的确存在许多新发明和新技术。
   
    从2006年起,我国缝机业数量出现“井喷”,这主要归功于国内缝机企业在经历了10多年量的高速扩展后,工作重心开始向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方面转移,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增强,自主创新效果开始显现,同时也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快速更新。
   
    中日缝机企业技术状况比较
   
    目前在代表行业技术zui高水准的发明领域,日本缝企无论是在申请数量还是*数量方面都*。
   
    据已有资料初步估算,目前日企在这两个领域的占有率约为80%-90%,其中,重机公司约占40%,兄弟公司约占30%,紧随其是大和、飞马等公司,而在2005年前,东海公司及爱信慧国、森本发明申请和*数量也相对较多。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缝制机械行业产品技术现状。
   
    在多功能家用机、刺绣、平、包、绷等常规工业机种方面,日本企业已成为行业技术发展的*,而在锁、钉、套等特种及特殊功能缝纫机方面,日本企业已全面突破欧美企业技术藩篱,自成体系。反观作为缝制机械“开山鼻祖”的欧美企业,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后,由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幻,已逐渐边缘化。虽然其在无油润滑、低噪声、针杆行程可调等方面的技术依然属于世界,但在近几年的申报企业里,除了被上工并购的杜克普公司偶有作为,其他企业已难觅踪影。
   
    我国缝机企业的则主要集中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两个领域。其中,在实用新型领域,国内企业占有率超过了90%,外观设计国内企业占有率为80%左右。从近几年申报状况来看,这两个比例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008年行业申报的495项实用新型已全为国内企业,445项外观设计中属国内企业申报的为420项,占有率为94.4%。
   
    在发明方面,国内企业与日本企业存在一定差距。在2000年–2008年所有*的发明中,国内企业获得不足30项,这其中还包含了一些非行业企业或人士发明的特种缝纫或刺绣方法,行业骨干企业发明的拥有量平均不足3项。笔者认为,导致行业如此局面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与日本缝机业相比,国内缝机业底子薄弱,发展时间较短,科技研发能力不足;二是目前*的发明里,充斥着大量日企*新性。日本企业利用前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成熟技术,这些技术大都在日本国内已申请了,或者已经失效。由于中国实行知识产权制度比日本要晚,日企利用时间差和的地域特性,又将这些成熟技术申报为中国,这实际上也为国内缝机业的发展设置了大量的技术障碍;三是国内企业在对申请上自信心不足,急功近利。
   
    *,发明需要在设计原理上有所创新,但大量已获*的日企发明文本显示,这种原理创新并非遥不可及。以某日本公司一个关于缝纫机飞轮的发明举例:该发明只是略微更改了缝纫机手动轮的结构,zui大特点是是手动轮和轮毂间形成了一个槽,可避免线轴的缝线与手动轮或皮带粘结。对于国内缝机企业而言,类似这样的发明创新不少,但很遗憾的是企业往往由于对自身创新信心不足,或是图申报周期短、见效快等原因将发明申报成实用新型,人为地使产品在创新等级上及技术保护范围上打了折扣。
   
    但可喜的是,zui近几年,国内缝机企业在发明申报方面已有明显起色。2008年,国内缝制机械类的288项发明公告中,国内企业申报的已达101项,与2007年相比增长了23.3%,占当年发明总数的35%。可见,国内缝企已正视这些问题,加大了创新投入,转变了申报思路。
   
    国内缝企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从技术构成来看,目前我国缝机企业申报的主要偏重于产品外观及功能优化、改进,原创性的发明设计较少,而且申报人主要是行业几家骨干企业,中小企业持续申报的不多。
   
    这与我国缝机业目前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健全,产品结构差异化进程缓慢有较大的关系。
   
    从涉及的产品领域来看,zui近几年,刺绣机及零部件方面的创新较快,这两类产品在外观设计领域占有量已超过一半;而刺绣机类产品在实用新型领域占有量已超过了30%,发明更是超过了50%(2008年刺绣类产品发明公告为54项,占国内缝机类发明的53.5%,同比增长74.2%),显示了我国缝机业刺绣机领域持续多年的技术创新效果已开始显现。这从2008年市场需求下降,而我国刺绣机出口均价大幅上升的事实中得到了佐证(2008年全年我国缝机业刺绣机出口量下降了9.8%,但出口额却增长了10.43%)。
   
    而在工业缝纫机领域,国内企业近年来技术进步非常明显。除了申报量大幅提高外,以中缝重工、求精、舒普为代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始活跃起来,这些企业的主要集中在特种缝纫机及常规机种的特殊功能上,技术的质量颇高,显示了行业技术创新良好的发展势头。
   
    据2006年-2008年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缝机业已进入知识产权加速增*。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发明实行的是申请18个月后才公开的制度,只有实用新型和外观基本上可实现当年申请当年公告,因此行业发明数据都存在两年左右的失真期。换句话说,目前我们看到的数据不超过2007年上半年,从行业实用新型和外观阶跃式增长的特点来看,我国缝制机械行业2007年、2008年申报的大量发明还未被公告,因此预计未来两年行业仍将保持数量的高增长。在发明方面,很可能会打破目前日企为主的格局,出现中日两国平分秋色甚至超越日企的局面。而随着国家及行业在企业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方面的引导和推动,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基础越来越好,成果必将更加丰硕,因此,我国缝机业知识产权的高增长现象很有可能会长时期存在。

上一篇: 深圳缝制设备行业协会成立共抗危机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