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为仪器与江苏科技大学牵手合作
时间:2016-08-22 阅读:4623
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被*批准为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始终坚持为船舶工业、国防工业和蚕业服务,形成了船舶、国防、蚕业三大特色,形成了本、硕、博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工、管、农、文、理、经、教等多学*调发展的有特色的大学。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源自1933年诞生于黄浦江畔的上海大公职业学校,经历了上海市机电工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等时期,1970年迁至镇江,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2000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与学校合并。2004年学校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
学校设有14个学院,56个本科专业(含方向),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4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有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类型,其中工程硕士有10个培养领域。拥有1个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2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4个江苏省“青蓝工程”学科梯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拥有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拥有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建设专业;近年来获得9门省级精品课程,先后获省级一、二等教学成果奖多项。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现有镇江东、南、西3个校区(南校区为独立学院——南徐学院)和张家港校区,占地2500余亩。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140余名,教授141名,副教授307名。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8名,全国教师1名,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人选等达112人次。学校现有纸质图书168万多册,电子图书53万多种。学校主办有《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蚕业》、《蚕业科学》等公开出版学术刊物。
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开发型高等工程实用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研究生2600余人(含专业学位研究生),普通本科生21900余人。*在我校设立了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在校国防生295名。学校享有“造船工程师摇篮”的美誉,毕业生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5%以上。
学校历来重视科学研究,形成了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相互紧密结合的科研工作格局。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研究发展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国防*课题在内的一批高水平研究课题。“十一五”期间,获*项目67项、省部级项目176项,获得科技经费4.48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3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发表、交流论文8520篇;合作参与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项,获得*205项。学校积极争取科研基础平台建设项目,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条件,拥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个省级科技服务平台项目、1个省级技术转移中心、3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
学校不断拓宽办学途径,积极开展教育、科技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政治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农业*等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俄罗斯、乌克兰、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度、日本等国积极开展合作科研和合作办学。与江南造船集团公司等一批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成立了有100多家单位参加的合作发展委员会。英国劳氏船级社、日本常石造船株式会社、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广州广船股份有限公司、熔盛重工集团、美特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学校设立各类奖助学金20多项,年奖助学金总额近1700万元。
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连续19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连续10年被评为江苏省和谐校园,先后荣获江苏省高校校风建设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集体、江苏省科技创新*单位、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高等学校、全国*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江苏科技大学将秉承“笃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大力弘扬“船魂”精神,努力达到本科教学*、优势学科*、应用技术*的办学水平,努力成为中国船舶工业zui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科技创新平台之一、学术交流中心之一,为“建设国内*造船大学”的长远战略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