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机械网

登录

非色差性常见质量问题的分类与解析

发布时间:2010/7/9 9:26:15
浏览次数:2329
(来源:)
摘要:本文对于染整生产上容易出现的一些非色差性质量问题,进行了归纳和系统分类。并逐一作了各原因与影响方面的分析,以及相应的防范问题。

一、前言
在纺织物的染整生产中,由于前前后后对染整结果总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故在生产运行中几乎每天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质量事件,除了较频繁的色差类疵病,还常会出现一些在内在质量与外观等其他质量方面上的问题。
二、染整病疵的基本大类分类
染整病疵按其现象和属性,整体上一般可作如下大类划分:
a、与色泽质量有关的有:色差、色不匀(色花、色点、色渍)、色牢度等。
b、与内在质量有关的有:纤维损伤、弹性缺失、后整理不达标、缩水率、g/m2、门幅尺寸等。
c、与外观等其他质量有关的有:整理剂斑渍、起毛起球、绉印绉条、经纬斜等。此外,还有较特定的长丝低密度薄型机织物的豁缝、羊毛类纱线的粘并咬合反应等。
三、基本原因的剖析
3.1带有基础性的一些影响因素
纺和织是纺织工业中位于染整之前的前道独立生产环节单位体,也是作为染整生产*基础的原料提供源。
纱(丝)和毛坏布均对染色成品质量影响具有基础性,但它们对于染色质量的影响作用,相对于染整环节来说具有相当的隐伏性,有不少问题常常在染色以后才再予显现,并还易与染整的病疵交叉叠加,使原因的查找增加复杂性。由于到染整以后为木已成舟,挽救工作往往事倍而功半,有时甚至难于奏效,十分被动。即使对于某一些象g/m2、门幅尺寸、经纬斜、伸(缩)率等指标,在后整理环节尚可以有所调控,但也只能是有限度的微调而已。
染色的产品质量,同样系受硬件和软件二大方面所共同影响。对于机械设备、仪表仪器等硬件的*性和完好性,一般来说比较直观。但对于染料、助剂和化工原料等,除了产品的品质,还有一个合理选择与准确使用的问题;由干系属消耗物品,对它们的品质检验鉴定别,事前把关尤为关键。
软件则主要体现为方法和程序等内容,具体的如工艺、工艺、配方、生产流程、操作规程等。纪律管理,均相对地更具专业技术性和不透明性。不可轻视的是,当还有管理的理念与层次,以及相关人员的能力及水平;另还不能忽略的是包括基层员工在内的整体素质。
3.2带有选择性的一些影响因素
纤维品种的不同,纺织品形式类别上的不同,所使用的染整设备、染化料、工艺及其流程等也均不相同。首先,要对染整设备的品种适应性要有清晰的了解,因染整机械对不同的纤维及其不同类型类别的纺织品,具有相当的对口性与差别化,亦即具有明显的性。例如,所能加工的纤维及纺织物品种类别,系是适应于机织物还是针织物;若是针织,又还需区分是适应于经编、纬编、还是横编。以及该设备是局限于单一品种形式的,还是数种类别可使用的复合性的。比如,高速高压喷射染色机,适用于涤纶经编织物的染色,也适合于涤纶加工长丝中厚型仿毛风格的机织坯布;但它却并不适合用于涤纶长丝类低密度的薄型机织物(如雨纱、特丽纶等里子用绸),也不适用于涤粘、涤棉等混纺纤维类的织物,以及纬编类针织物的染色。否则,很容易在染色后出现豁裂纰缝(长丝低密度薄型机织物),或起毛起球(涤粘、涤棉混纺纤维类织物),或使织物原来应有的弹性特征丧失(纬编类织物)。
卷染机适合于轻重厚薄范围较广的机织物之小批量多品种的染色,但不能加工线圈结构的针织物。液流染色机、溢流染色机对于纬编织物、涤粘、涤棉混纺纤维类和弹性要求较高的针织物来讲,则非此类染机不可;但它们却难于适应经编、机织类织物的染色使用,否则,频发的堵缸现象,将令染色的挡车操作无实际可行性可言。
真丝机织物宜在卷染机上进行染色,而同为真丝机织的绉类织物却与真丝针织绸一样,应在专门设计的,与棉用液流机有明显不同的拉缸(溢流)染色机上进行。
不同的纤维需要不同的染料,这容易明确,但色泽上深、中、浅的不同,亦也需要区别选用不同型号的针对品种。例如,分散染料中的S型染料适合于深浓色泽、E型染料适合于中、浅色泽;又如B型活性染料中,BES型一般适用于中、浅色,而B.D型则是为使用于深浓色泽而设计开发的,等等。因为染料的拼色性、匀染性、给色量、遮盖性,以及色光和各种特定的色牢度(如升华牢度,磨擦牢度、耐光牢度、耐氯牢度等),在整体综合性能上,难于以一个型号就可做到全面兼得。否则,将容易会隔靴抓痒,虽作了努力,却难收成效。
同样,纤维及织物品种的不同、染料和设备的不同,导致对于助剂上的选用亦也不相同。并且有时虽是同一纤维品种,但因所使用的设备的不同,也对助剂的选用产生区别。例如,半充满式的喷射染色机、液流染色机等需要使用消泡剂,而全充满式的喷射染色机、非喷嘴式的溢流染色机,以及卷染机、绳状染色机等,则并不需要消泡剂。
又如,对于有机硅油类柔软剂来说,其高滑度高柔软度水平及其整理后的耐久性,应该说是它突出的优点,因此在织物和成衣的柔软整理上,占据了主要的比例。但要注意的是,耐久性也同时带来了回修时剥除上的困难性。而对于同为棉纤维的散纤维染色和单纱筒子、绞纱染色后的整理使用来说,极易对可纺性和可织性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从而并不适合;同时,与织物用轧车不相同,它们的柔软剂处理无法使用轧车而只能在染色机中进行,
连续使用久后对处理设备内壁及其管道内的沾粘,zui终积累物的突然掉落下来,对纤维造成硅油斑渍后的剥除,将是件困难和头疼的事。
所以,具备了准确与合理的对口性和适应性,才能有利于在染色质量上得到充分的保证系数。
四、与色泽有关的非色差类病疵
4.1色不匀
色泽的不均匀,主要反映内容有色花、色点和色渍斑等,其中色花问题在绳状浸染染色中比较容易发生,而在紧式平幅染色中则几乎可不被重视。所以在绳状浸染染色中,助剂和升温加料等工艺控制和挡车操作,都不能忽略对色花的防止。而对于紧式平幅染色来讲,匀染剂即使用也常是保险性质的参与。
色点、色渍主要与化料和设备的清洁工作有关。一些水溶性较低的象分散染料等品种,则还受染料微粒的大小是否合格,染浴中染料的抗凝聚性能是否优良、工艺配方上的合理性,及其染色机的清缸是否*等,都无一不起影响。
风印问题是局部色变所引发的色不匀,主要发生在棉织物上,特别是使用乙烯砜基团类型的活性染料时,对此问题尤为敏感。若染色后清洗不力,浮色较多,布面带碱,加上染毕又未能及时烘干,在湿态半湿态情况下存放较久时,暴露于空气中的表露部分则极容易局部变色。(当环境中受较大的一氧化碳汽体侵扰时,将尤其严重)。
另一种情况也可划归于气候牢度不好,染色完毕后一般还并不显现风印现象,但入仓后或甚至成衣后过一段时间再予发生。这种现象的后果,将比前一种情况更为严重。这除了染料的品种与品质,布面带碱也是致病原因之一。
4.2经柳、横档与稀密路
从外观上看,经柳、横档和稀密路,反映的好象是色不匀,如雨状条花、横条色档、色花条等,但问题的主要根子并非在于染色。
经柳和横档,在机织物、针织物上都会发生,其原因主要是织造方面对纱(丝、线)之纤维原料管理混乱、批次、批号混杂织造。该类问题在毛白坯上常常反映不明显,故容易受忽略。若染色企业对此在生产计划管理上又未能认真地重视和把关,木已成舟后的损失将比较大。
染色上虽然筛选遮盖性良好的染料,可以帮助作出部分性的克服,但并不能全依靠染色来求得解决。一般说来,该类问题坯布安排生产白色,其次为黑色,以及印花。
稀密路亦属织造质量原因,染色后布面呈现属视错觉性质的类似于经柳、色花条等现象。经检查织物密度可以区分。但通常在毛白坯时,亦易被忽略。其原因主要在于针织机使用久后、织针位置发生松移,排列上呈现不规则。机织物则系织机打纬装置已不正常。其背景一般系织机保全工技术素质欠缺,或管理责任性不强、不到位。
4.3色牢度
色牢度系与色泽有关的内在质量方面问题。色牢度的各具体项目比较多,着重作考核的有:皂洗牢度、磨擦牢度、耐光牢度、汗渍牢度、耐氯牢度、气候牢度,等等。ISO标准对
各项目的检测,有全面详细的规定。
在染色中属于主观方面主要原因责任的,且zui易出偏差的是皂洗牢度,它也还是每个纺织成品都不遗漏的必检项目。而耐磨擦牢度既与主观原因有关,又受客观因素所左右(染料以及助剂)。对于耐光牢度、汗渍牢度、耐氯牢度等,则染料的本质主要地影响了问题的有无与轻重。
由于各纺织物zui终成品的品种上的不同,如服装、鞋帽、床上用品、窗帘、工业用布等,各自对于色牢度项目的侧重也不尽相同。故从纺织成品的个性要求出发,对染料作好具体品种的妥然恰当的选择,是技术上事前应做的基础工作。
五、其他内在质量与物理指标项目方面
与其他内在质量及其物理指标有关的有:纤维损伤、弹性缺失、后整理不达标、染成品缩水率、g/m2、门幅(或筒径)尺寸等。
纤维脆损与前处理失控关系直接,也还与发生染整病疵后,剥色重染次数过多有关。这是一个后果较严重,经济损失较大的质量责任,且一旦产生,便无法恢复。严重的在外观上反映为出破洞,轻微的在成衣时出针洞,测纤维的强力则明显下降。
对纤维作强力的测定,亦是纺织品在物理指标上的必测项目。机织物主要测拉伸强力,针织物则为顶破强力。
但是,成衣时出针洞,另也还与柔软剂的选用和处理不良有关。另外,相关环境过于干燥,织物的自然回潮率不足等亦也有关。要查何种原因,可先从纤维的强力指标上开始来作出区分识别。若非纤维强力受损,回修和补救处理,一般问题尚还不算大。
对于无氨纶参与的纬编织物来说,弹性是由织造的方式(如罗纹布),和纤维原料自身的弹性(如加弹丝)所影响。然而,如若染整设备选用不当,例如把该类织物放在喷嘴压力在1Kg/cm2以上,坯布运转速度在400~600m/min的高速液流喷射染色机中进行染色,将会使织物筒经扩张,弹性明显下降。要是发生染疵后再剥色回修,弹性会修一次降一次。
对于有氨纶参与的织物来说,染色一次成功时并无大碍,但亦很忌讳剥色回修。回修次数越多将越不利,严重时zui后甚至会使氨纶丝大量的断裂。
功能性后整理,如柔软、防水、抗静电等项目,如果功能上的指标不达标,一般还可以重新再行处理一次。但若对于某后整理助剂的功能指标饱和点缺乏了解,事前又未作试验鉴定,则恐怕重行处理也会是徒劳的。
染色成品的g/m2、门幅尺寸与缩水率,三者互有关联和影响。其指标上的稳定,则应在坯布的织造时,从根基上就已作充分考虑和掌控,才是zui根本的,染整系是作第二步的接力。毛坯布若相关指标的掌控不到位,在染整环节上虽尚可作出一些弥补和调节,但只能是一定范围内的有限修正,要想随意进行参数较大的纠复,已是不大可能的事了。
染整成品坯布的缩水率,染成品相对于毛白坯的伸长率,是具有矛盾性的二指标,前者被称为棉布染整上的三大顽疾之一,后者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相关,所以要合理摆正二者之间的关系。
然而,对于涤纶加工丝仿毛型机织物的染色,需要有一定的染色缩率,一般宜不少于10~12%左右,才能得到较好的仿毛风格。倘若缩率太小,对于毛型风格来说,将受到成正比的削减,或甚至于消失。
六、外观等其他质量方面
与外观等其他质量有关的主要有:
整理剂斑渍、起毛起球、皱印皱条、经纬斜等。
后整理上的功能内容,亦名目众多。它们对于纺织品的重要性和影响性,现并不亚于染色。然而,后整理也同样不可回避的会发生整理病疵,某些整理剂病疵对于一纱多色、一布多色的纺织物来说,具有难于逾越的不可回修性问题,如色纺、色织、印花等对于有机硅油斑点斑渍,涂层剂斑点斑渍等。
除了使用操作上的问题,在工艺设计上为了缩短生产过程、节约时间,包括固色等后处理工序在内,对于柔软、抗静电、防水防油处理等等,凡是可以能够合并的项目,也常把它们合而为一来进行,但这又常会因各助剂品种之间的相容性问题,而易引发整理剂斑点斑渍等疵病发生。
由于人们对于整理助剂的作用效果,总是努力的追求具有耐久性,但耐久性越好,则无疑在回修剥除上的困难度也越大。其中如有机硅柔软剂、氟系三防整理剂、涂层剂等,都为耐久性优良而难于清除的品种,所以使用和操作上“防重于治,,的理念,应贯穿于始终。
起毛起球对未丝光烧毛的涤棉混纺、涤粘混纺以及涤腈混纺类的织物,尤其容易发生。
这主要是对于染色机的选用不当所致。(前已有叙述,故不再予重复)。
大面积折皱印是松式浸染方式上的难题之一,但在紧式平幅染色上要它发生也困难。抗皱助剂有益于液流喷射染色染机对于皱印的预防,这一类疵病的根子主要在于染色机染色的形式及其设备特征;而坯布的用纱及其织物组织结构在染色浴中较大的沸水收缩率差异,则是另一致病因素。
直皱条则主要是紧式平幅染色设备系统需要加于防范的。
机织物、针织物都容易发生纬斜,这系设备及操作因素为主。纬编织物却另还容易发生经斜,也叫纵行扭斜,该问题的根源主要还是在织造方面。扭斜的方向和程度由纱支的捻度和捻向、线圈的长度和成圈系统数,以及织机的旋转方向等所共同联合影响。但要求纬编坯布象机织、经编坯布那样没有经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为纬编之织造方式的本质所导致。虽然在后整理环节进行拉幅整理时,可以对此作出一定程度的纠正,但这对于全棉类纬编织物来说,基本上是呈临时性的效果,到成衣后下水作清洗时,扭斜往往仍将会恢复到原位,故从织造环节即就应着手作好预防。
七、结语
对染整质量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比较多,有纤维、坯布与染化料等原辅材料的质量,到纺织物的品种形式与设备特征的匹配(包括设备状态),还有工艺、技术、管理、及其人员素质等方方面面。应该看到,染整生产上的回修情况尚也不能*避免。(应该说回修也是染整上一种*的技术,有时候难度也还很大。)然而,由于某些病疵一旦产生,便将难于回修和恢复。尤其是一些硬性损伤的,如纤维脆损、破涮、织物组织豁裂纰缝、表面灰织、印花类品种,对于即使是原本可以进行剥除和复染回修的非硬伤类疵病,如整理剂斑渍、色变、搭色沾色等,因无法再恢复原整体色彩之原貌,从而亦也属于回修的禁区。
某些系属纺和织等上游生产企业前道之质量所引发的问题,如过于严重的经柳、横档、稀密路、g/m2、门幅尺寸等,一般是难于*可依靠染整来作理想修正的。因此,对于凡是一切有可能发生问题的地方,采取系统与综合防范为主导的策略,才是积极主动和真正有效的。

相关技术文章:

分享到:

您的留言已提交成功~

采购或询价产品,请直接拨打电话联系

联系人:

联系方式: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