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日本女装加工技术 提高我国女装产品竞争力
- 发布时间:2007/11/12 9:25:32
- 浏览次数:1358
关键词:女装 加工技术 竞争力 吊挂生产流水线 整烫
日本女式茄克衫的缝制工艺
一、产品造型特征:翻领、暗门襟、腰节分割、前后衣身缉省、两片袖、衣服合体
二、成品规格
部位: 胸围 衣长 下摆 肩宽 袖长 袖口
规格(cm):92 55 93 38 59 25
三、工艺流程与工程分析
科学合理的工程分析,是使生产顺畅、提率、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日本的服装企业都很重视这个环节。通常选派技术水平高,熟悉生产工艺,精通生产管理的人员负责此项工作。投产前,先根据产品特征和企业的生产资源,把产品分解成若干个工序。所谓工序即构成整个产品缝制的zui小单元。
(一) 衣领的缝制:作业时间506秒,操作工人3名
●画出上领里净样→缝合上领面和上领里→修剪领尖、领缝头→烫开缝头→翻至正面整烫(操作工人1名)。
●修剪上、下领拼合缝→做刀眼标记→做下领标记→上领里与下领里拼合→拼缝处缉0.3cm明切线(操作工人1名)。
●上领面与下领面拼合→烫开缝头→拼合处缉0.3cm明切线(操作工人1名)。
(二) 袖子的缝制:作业时间661秒,操作工人4名
●做大袖片袖山弧标记→折烫外袖口→做小袖片袖山弧标记→折烫小袖口→归拔袖片→拼合外袖缝→修剪缝头→烫开缝头(操作工人1名)。
●拼合内袖缝→修剪缝头→烫开缝头→拼接外袖里缝→拼接内袖里缝(操作工人1名)。
●拼接袖口里布→固定袖口→内、外袖拼接处面子与里子固定(操作工人1名)。
●抽袖山吃势(使用熔位机器)→烫平吃势(操作工人1名)。
(三) 里子制作:工序时间—444秒,操作工人3名
●缉前后省道→拼接后中缝→烫前后省道→烫后中缝头(操作工人1名)。
●拼合前后身上下衣片→烫缝头(操作工人1名)。
●拼接前后里子→拼接肩缝、侧缝→烫侧缝、肩缝(操作工人1名)。
(四) 前衣身的缝制:作业时间302秒,操作工人2名
●前肩、前领弧线、反驳线、腰节、前袖窿处粘烫牵带→做省尖、袋位标记→烫省道、衣摆(操作工人1名)。
●缝前省道→拼接上下衣片→分烫缝头(操作工人1名)。
(五) 后衣身缝制:作业时间393秒,操作工人3名
●后领弧线、后袖窿处粘烫嵌带→做袖窿、省尖处标记→烫省道中心线、折烫后衣身衣摆(操作工人1名)。
●挂面底部拷边→缝后衣身省道→缝合后中心→烫后省道→分烫后中缝头→拼接后身上下衣片→分烫拼接缝头(操作工人2名)。
(六) 暗门襟的缝制:作业时间278秒,操作工人2名
●缝合里子→修烫缝头→缉0.1 cm明止口→点钮眼位→用平车固定钮眼位置(操作工人1名)。
●锁钮眼→打套结(操作工人1名)。
(七) 插袋的缝制:作业时间150秒,操作工人1名
把表、里袋布分别缝拼至衣片→压缉里袋布止口→烫袋布→封袋口→缝合袋布。
(八) 挂面的缝制:作业时间335秒,操作工人2名
●暗门襟处粘0.5cm双面胶→右前片和暗门襟垫布缝合→压缉0.1cm止口→整烫→拼挂面→修剪缝头(操作工人1名)。
●分烫挂面→翻至正面整烫→暗门襟和里子缝合→整烫→暗门襟固定→暗门襟里子拼接→挂面与里子拼接(操作工人1名)。
(九) 肩缝、侧缝的拼合:作业时间230秒,操作工人2名
●拼接面子肩缝、面子侧缝→拼接里子肩缝、里子侧缝(操作工人1名)。
●烫肩缝、侧缝拼接缝(操作工人1名)。
(十) 装领工艺:作业时间225秒,操作工人2名
●面子衣身与领子拼接→里子衣身与领子拼接→剪刀眼(操作工人1名)。
●缝头分缝烫开→面、里缝头拼合固定(操作工人1名)。
(十一) 装袖工艺:作业时间164秒,操作工人1名
按照袖山与袖窿对合缝纫记号装拼袖面子→固定左右肩吊带→装拼袖里子→固定袖底缝。
(十二) 固定衣服面子与里子:作业时间170秒,操作工人1名
固定挂面底角→固定底摆面子与里子→固定各处贴边。
(十三) 缉门襟明线:作业时间153秒,操作工人1名
整件服装翻至正面→缝合里子后中缝→整烫挂面→缉门襟明切线。
(十四) 手工工序:作业时间526秒,操作工人3名
点扣位→手工钉钮扣→手工撬衣摆的小洞。
吊挂生产流水线的设计
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人员、场地和设备等具体情况,确定女式茄克衫的缝制采用半自动吊挂流水生产方式。流水线的设计要求明确产品每个加工步骤的作业性质、先后顺序和使用的设备以及所耗用的工序时间等,尽可能调动一切劳动资源,争取以zui快的速度、zui低的成本完成生产任务。
一、确定流水线的操作工人
(一)操作工人的数量:根据工程分析确定流水线的操作工人为31名,包括缝纫、中间整烫和手工作业等工序。
(二)流水线操作工人的结构:由于工序细分后,出现难度不一的若干道工序,因此,与之相对应的工人结构也需调整。一些比较简单的工序可安排技术水平一般的工人去完成,相对复杂的耗时多的工序必须安排技术较全面且动作快的工人承担。
二、流水线平衡
也称工序平衡,这是保证流水线操作顺利的关键所在,也是管理人员zui难掌握之处,需要根据产品特征、设备及员工结构等具体情况,采取动态立体的管理模式。一般说来要使得流水线通畅快速,必须重视以下几项工作:
(一)首先要算出流水线每道工序的平均加工时间
例如本文所述的茄克衫总加工时间为4 697秒,平均每个工位的加工时间为151秒。但由于各道工序都是相对完整的,难以全部拆成标准平均加工时间,所以只能围绕标准平均加工时间上下浮动。同时还要根据工人的技术情况安排调整工序,主要考虑组成流水线工人的技术特长和综合素质。如有些工人适合做前道工序就不能安排在后道工序;对于技术全面的工人,应安排在技术难度较大工序加工时间多(超出标准平均加工时间)的工序。事先还要考虑员工生病请假及缺勤等情况,及时作出适当的调整,否则将会出现流水线停顿或阻塞现象,影响生产效率。
(二)经常保持每个工位有一定的的储备量
流水线正常运转时要求做到在每个工位上保持3个挂架的储备量,即储备3件产品的裁片或半成品,储备量过多或过少,都难以实现流水线的通畅与快速。
(三)及时调整流水线的“亚健康”状态,加快流水速度
这里所指的“亚健康”,是指流水线表面看上去顺畅,似乎没有问题。但有时会出现产量提不高甚至下降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每一道工序的速度都不够快或变慢。解决该问题的办法较多,例如在某道关键工序调整一名机动工的操作状态,以加快该工序的速度,从而有可能带动整条流水线加速,这是因为流水线前后工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还有如果某道工序经常停滞不前(由工艺流程原因造成除外),则说明在该道工序安排的操作工人不适应,应考虑更换操作工。
(四)配备一名技术全面的机动人员
生产管理者应根据流水线运转情况,可随时安排机动人员来帮助速度慢或出现问题的工序,作为平衡流水线的“砝码”。
(五)注意吊挂流水方式与分包流水方式的区别
●日产量:国内许多服装企业采用分包流水生产方式,即按工艺流程把成包同样的裁片或半成品发放给相应的操作工人。当操作工人按工艺要求缝制完成一包裁片或半成品后,交还给管理者,经检验合格后再捆扎成包发放给下一道操作工人,以此类推。这种流水方式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及时计算日产量,难以满足客户分批快速交货要求。日本的许多服装企业采用吊挂流水方式,产品的流水过程一目了然,很容易掌握日产量。
●产品质量:吊挂流水相对分包流水方式,更容易控制产品质量,管理者可以随时检查发现流水过程中半成品的质量问题,做到从源头把好产品质量关。而分包流水方式,只能等到工人完成一包裁片的缝制后,才能发现质量问题,往往会出现成批的次品和需要返工的半成品。另外,吊挂流水方式是由专门人员负责把一件产品的全部裁片挂到同一个挂架上,操作工人根据自己的工序要求从挂架上取下所需的裁片或半成品,加工完成后再挂到原来的挂架上,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产品的色差。而在分包流水方式中,如果其中一道工序,即一包裁片或半成品的顺序弄错,就会导致成批产品出现色差。
如何稳定成衣尺寸 确保产品质量
服装产品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服装的质量包括服装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服装质量管理的内容通常包括样板质量管理、裁剪工序的质量管理、缝纫工序的质量管理、锁眼钉扣工序的质量管理、整烫工序的质量管理和辅助工序的质量管理。而尺寸规格的准确与否则贯穿整个质量管理工作,如果成品的尺寸规格不符合要求,那么其他方面的质量再好也无济于事。对于尺寸的控制,日本服装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在以下几个方面于我国服装企业,值得我们借鉴。
一、 裁片或半成品与样板的吻合(图1)
图1
在女式茄克衫的整个生产流程中,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把相应的工艺样板图用马克笔或铅笔直接画在烫台的白坯布上,然后将经粘合机粘合整理过的全部裁片或半成品与烫台样板图进行核对调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出现裁片过小或过大,可通过调整缝份的量从而达到成衣尺寸的要求,但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一般缝份不少于0.7cm)。另外,操作工除了加强自检外,上下工序之间的相互检查、相互帮助,也有利于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
二、点印定位
当裁片或半成品与烫台样板图重合时,为了方便下一道工序,保证加工质量,对于两片缝纫的重合点、省道定位点、袋位点、钮位点等部位,须用特殊的笔点印,做上记号,但不是在*道工序都要完成,而是根据工艺流程的需要逐步进行的。在点印定位的同时,按工艺技术的要求对相应的裁片粘烫各种衬物、牵带。
三、半成品的检验核对
稳定成品尺寸的关键是半成品的尺寸,所以半成品衣片也需时刻保持与样板规格一致,例如衣片的领圈、缝合后的袖窿弧线、裤片的窿门同样需按样板图进行校对刀眼、弧度等,并且按样板图进行归拔整烫。
在整个生产流程中注重样板与工艺的紧密结合,不仅能及时发现裁剪与缝纫中的问题,进行补救,减少损失,而且还能稳定成衣尺寸规格,确保产品质量。
整烫工程
日本的许多服装企业,特别是女装的加工,非常重视整烫工程,尤其是中间烫,把它看成是服装造型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成衣的生命,因此其在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几乎把80%的精力用于整烫工序。而国内许多企业则认为整烫工程并不重要,仅是一道辅助工序。中间整烫只是为了使衣片得到预缩,消除皱痕,把缝份烫开,或者为了调整成品的尺寸而进行整烫。完整的整烫工程应包括产前整烫、中间整烫和大烫。
一、整烫的作用
(一)整理衣片——通过熨烫使衣片得到预缩,消除皱痕,保持衣片的平整;
(二)成衣的立体塑型——利用纺织纤维的热塑性,通过整烫改变其伸缩度及织物的经纬密度和方向,使成衣的造型更符合人体曲线和功能要求,达到外型美观、穿着舒适的目的;
(三)整理服装——使服装外观平挺,缝口、褶裥等处平整、无皱,弥补缝制中的缺陷。
二、产前整烫
主要对裁片进行预缩,防止中间整烫时衣片收缩变形,影响成衣的尺寸规格。
三、中间整烫工序
这道工序的目的不仅是烫平布面和缝份,更重要的是通过中间整烫使成衣能符合人体的曲线变化,塑造缝纫工艺无法达到的立体效果。从日本服装企业设备的配置上可以看出他们是如何重视中间整烫的。一般企业在流水线的安排设计上,通常是一台高速平缝机配置3台左右的吸风烫台,而有些企业则是一台高速平缝机配置一台中间吸风整烫台,这样的配置已经达到了*水平。因为有了较好的硬件配合,成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能较好地完成归拔工艺及省道、领子、口袋等零部件的定型。中间整烫工序作用较大,往往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大烫工序
即成品整烫工序,与国内企业相比,日本企业在这道工序上费时费力相对较少,因为他们已把整烫工序比较合理地分散到整个生产流程之中,避免在zui后的大烫过程中出现被动,有时甚至无法补救。因为有了良好的中间整烫的基础,大烫工序只需对成品稍加修整完善即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服装外部的立体造型上,就好像人的面部化装zui后涂口红一样,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zui后值得一提的是如何把握整烫的力度。日本女装的整烫操作非常讲究用力,无论是中间整烫还是成品整烫都不能死压硬烫,遇到像羊绒之类的面料,熨斗需要离开面料一段距离,不能紧贴布面。一位*人员道出了整烫技术的真谛:有必要把女装看成是一个“妙龄少女”,需要轻轻地呵护她,重视她,这样zui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才会是一件“鲜活”的服装,这改变了传统整烫的观念(图2)。
图2
五、辅助烫具
不管是中间整烫还是成衣整烫,都应根据产品的造型特点自行配置各种的熨烫工具,以使整烫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日本服装企业中经常可见到一块海绵垫,俗称“垫”。使用了这块海绵垫,可避免在整烫时出现极光、烫痕、水迹、面料走色及烫焦等不良现象。这种海绵垫的规格约为25×35cm,厚1cm左右,其中一面是缝上一块同样大小的尼龙羽纱(薄型光滑和耐热的材料均可)。它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海绵垫一般都放在布料正面,避免熨斗直接接触布面而造成损伤。但当整烫缝份时(特别是厚型面料),则需要放在布料的反面整烫,这样可避免出现熨烫印痕。
通过以上分析,我国的一些服装企业的生产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多数企业目前仍然处于贴牌加工阶段,产品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水平落后,跟不上快速反应的节奏,特别是一些以内销为主的企业,难以达到中服装产品的加工质量要求,更谈不上打造化服装品牌。在这些方面,日本服装企业已经一步,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特别是服装的制造技术,堪称世界*,产品加工可谓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无论是样板、裁剪、粘合还是缝纫、整烫、检验等工序,无不被严格把关,层层控制。我国服装企业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认真学习各国*的制造技术,变粗加工为精加工,变以量取胜为以质取胜,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我国女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喜蔚等编著.《服装生产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2月
〔2〕日本妇人服部生产管理课编著.《妇人服缝制基准书》
〔3〕姜蕾编著.《服装生产工艺与设备》.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年4月
〔4〕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编著.《宁波服装产业新视觉角——竞争力调查与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