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观念变了 服装企业该如何顺势而为?
- 2019-12-101206
- 来源:*
许多迹象表明,这届年轻人的消费观念真的变了,那么,作为服装企业,我们应该如顺势而为?
1993年,精品古着专卖店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WGACA)在纽约繁华的SoHo区开门营业,只卖品相完好的*服饰。
当时市面上还没有欣赏古着的风气,二手奢侈品甚至都不是一个特别靠谱的生意。令人意外的是,WGACA一开就是26年,还另外新开了五家店。到今天,古着已经演变为一种自成体系的独特穿搭风格,曾经名噪一时的稀有单品在市场上炙手可热。
在不少人的概念里,古着和二手服装很容易混淆,其含义稍有不同。古着来自日文词汇“ふるぎ”,是指二手市场上买来的年代久远、不再生产的衣物。虽然听起来既小众又,但实际上古着既可以卖得很贵很贵,也可以巨便宜。
在日本,古着商店可大致分为平价古着店、奢侈品中古店和当代二手店三类。平价古着店里的衣服价格比较亲民,一件普通衬衫一般只要人民币一百元左右。从数据上看,以古着为代表的二手经济已经在发达国家持续增长了几十年。
根据美国大寄售转卖网站ThredUP发布的研究报告,2018年约有5600万女性消费者购买过二手衣物,整个二手服饰市场规模高达240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这个数字将猛增至510亿美元。
TredUP分析认为,二手服饰增速如此之快主要归功于商品的循环售卖(Resale),古着就是循环售卖的典型。新消费趋势下,95年以后出生的Z世代已经成为二手经济的核心拥趸,平均每三个95后中就有一个愿意付出真金白银。
循环售卖、循环使用的二手商品不只有衣服,年代久远的旧书、旧杂志、二手镜头、黑胶唱片、二手改装车现在都有繁荣的流通市场和无数粉丝。
影像行业百年老店徕卡和尼康曾在战争年代帮摄影记者记录下宝贵影像,到了和平年代,孕育出了无数摄影爱好者。摄影作品有记忆,转动光圈环、半按快门键的手指同样有记忆…
对于初入门的新手来说,二手市场上淘到一只*镜头装到相机上勤加练习,既划算又不失逼格。口碑*的经典镜头能在市场上流通多年而不过时,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摄影器材专卖店支持二手镜头回收和置换的原因。
站在产业链角度,二手商品的回收、修缮和流转背后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分工协作机制才能更有效率地运转,不同品类的二手商品要分开处置。比如,二手书商需要负责图书的质检、仓储、定价、物流配送等多个环节,品质不符合再次出售的就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再比如,二手镜头需要经过检测、修缮之后才能再次流通。这是一个将非标准物品转化为标准商品的过程,通过提高闲置物品的利用率,终达到“少生产、再利用、再循环”的理想状态。
在学术界,这种带有些许乌托邦色彩的经济组织形式被称为“循环经济”,早是在上世纪60年代被提出。埃森哲也对这一概念表达了认同。在《变废为宝》一书中这家咨询公司指出,经济正在面临一个巨大的机遇和变革:向循环经济转型。也就是从传统商业的“获取——制造——废弃”转变为“获取——制造——再获取——再制造——重复获取——重复制造”的形式。
更大规模的循环经济无法在短期内变成现实,是因为产业链内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多方协作障碍重重且成本高昂。国内已经有不少初创公司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阅邻循环商店就是其中之一。
从门槛低的二手图书开始,阅邻先是从用户手中回收书籍,未达标书籍统一送往当地处理厂,有效图书则打包出售给B端合作伙伴。目前,阅邻覆盖的品类从图书扩展到了3C数码和日用品,试图通过为合作方提供一套成熟易用的二手商品管理及流通解决方案,来提高“旧物”利用率同时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如果循环经济的基础设施能够进一步完善,供给与需求相关的数据能够更加合法依规地自由流动,理论上有助于预防社会消费品企业生产过剩、减少浪费,从而减小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仿佛就在不久之前,主流舆论还在讨论“如何拯救传统文化”,而现在,这样的讨论似乎已经失去意义。然而,崭新的局面,也带来了值得关注的新问题——传统文化为什么突破了过去的传承困境,这股传统文化的复兴潮流为什么来得如此迅猛,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对传统文化如此钟情?
显然,这一系列“为什么”的答案,绝不会是任何一个单一要素,而必然是多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在诸多影响传统文化“再流行”的要素当中,关键是两个: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产业资本的流动。只有摸清其对传统文化复兴的具体影响,我们才能对这股潮流的本质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认识、融入、引导这种潮流。
社会需求为流行趋势提供的原动力固然至关重要,但却并不足以让一股潮流如此迅速地席卷而来——在这个过程里,产业资本的流动,起着不容忽视的催化与加速作用。不难发现,越是在产业资本总体量大、流动性强的地方,各种各样的流行趋势越是层出不穷,且动力十足,而在那些资本难以流动的地方,则很少会出现新的潮流,即便出现也难以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传统文化“再流行”的风潮,正好赶上了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投资热点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从民生向文化方向专业的热潮。
对许多传统文化的民间传播者而言,产业资本的涌入“资助”了他们的个人爱好,甚至可以以此维生,对于时尚与互联网领域的那些大型企业而言,资本则给了其强劲的力量去生产相关产品,推动传统文化的流行。诸多网络UP主近乎半全职乃至全职地从事传统文化传播工作,大量的国潮品牌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市场上……这些现象的背后,全都离不开产业资本的助推。而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本,使其大程度地发挥正面作用,同时防范其负面影响,更是传统文化潮流的传播者有必要研究的问题。
传统文化的“再流行”,已经在这两大要素的影响下成了事实,因此似乎已经处于“完成时”。但与此同时,这股潮流将会走向何方,又将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却依然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问题。对此,每一个身处潮流之中的人,尤其是那些对传统文化抱有真切热情的年轻人,都应当有更深刻的体察与思考。我们乐见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也期待这股潮流能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同时也要警惕其成为资本操纵下的消费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