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机械网

登录

何烨:2010年3项重点促中国缝制业发展

——何烨:2010年3项重点促中国缝制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0-06-13
浏览次数:1174
        几个月来,缝制机械行业一直在快速回弹,行业经济保持了同比50%的增长,部分大企业甚至增长了70%,行业回暖和复苏的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在企业老总们意气风发地纷纷忙于恢复产能、赶制订单的时候,“十二五”规划、质量赶超工程、50强经销商评选,这些名词依然牢牢地吸引着他们的眼球,并迅速地在行业中流传。

   2010,3项重点促发展

        ——访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何烨

        今年4月,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八届五次理事会将工作主题确定为“科学规划年”,确定了年度工作任务,其中编制“十二五”规划、实施产品质量提升赶超工程、开展50强经销商评选成为行业三项重点工作。在当前缝制机械行业全面回升、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入的关键转折点,尤其是下一个五年即将来临的时刻,协会推出这三项极具战略性、开拓性的重点工作,其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准备如何落到实处,目前实施进度如何?日前,中国缝制机械转会常务副理事长何烨对这些行业极为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十二五”规划,科学谋划未来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总结并积极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一年,承上启下的意义毋庸置疑。何烨认为,“十二五”期间,行业面临着全面推进结构调整、完成产业二次转型与升级、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迈进世界缝机强国关键性一步的重要任务。所以,编制“十二五”行业发展规划,是全面评估外界经济形势和行业自身的优势、劣势,科学确定行业未来五年建设发展目标任务的重大举措。其中的关键是科学规划。

        她说,“十二五”规划编制的背景与“十一五”时相比有较大变化,因此规划的落脚点也不同。一是编制“十一五”规划时正处于行业全面上升的时期,其发展目标是从快速发展转向平稳调整,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为从大国走向强国奠定更坚实的基础;而“十二五”则是处在行业经历了两年前所未有的艰难调整后,从低谷复苏的过程中,不但要保持平稳发展,更要提升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巩固“十一五”成果,切实转变增长方式,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从大国向强国的跨越。

        何烨认为,规划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文件,而是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过去,谋划未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国内外经济规律和市场走势,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围绕加快自主创新和推进产业升级,从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规划和布局,形成一个高水平的有前瞻性、科学性、指导性的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怎样转型、如何升级,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

  质量赶超,提升整体水平

        “赶超”这个词最常用的,似乎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听的多了,大家往往把它当成一个常用的口号,喊过就算了。而中国缝制机械协会提出的“产品质量赶超工程”却是实打实的,要用三年时间使行业量大面广型的主导产品及部分特种机产品达到国际知名企业同类产品的质量水平,提升行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尽快缩短行业产品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的差距,加快国产品牌缝机进入国内一流服装厂的步伐。

        在谈起实施质量赶超工程的背景时,何烨提到,一直以价廉物美著称的“中国制造”是全世界都离不开的产品,随着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日益高涨的失业率使得人们对“中国制造”产生了敌意,加上近年来出现的一些产品质量问题,在国际上引发了许多贸易争端,“中国制造”的形象一落千丈,成为价廉质低的代名词。

        她说,缝制机械行业也存在这个问题:金融危机前,行业出口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但依靠的是低成本优势而非产品创新。为了抢占市场,企业间纷纷上演低价竞争,因此在国际上造成了中国缝机廉价低质的形象。她说,虽然我们能生产占世界90%以上的缝机品种,但是我们却拿不出一个在国际上能真正叫得响的产品和品牌。虽然成本压力不断上涨,但我们却没有足够的话语权主导市场,产品的价格一掉再掉,微薄利润一再受到挤压。虽然我们的产量占全世界的70%以上,但我们的产品却打不进高端市场。有一次在向国内的一些大型服装企业引荐国产品牌的产品时,有位老总说,我们开惯了奔驰,你们非让我换夏利,此话令当时在场的缝企都觉得非常尴尬。因此,提高行业整体的产品质量水平,是从根本上扭转国际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中国制造”廉价低质的印象,提升中国缝机整体形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为此,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积极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信誉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轻工产品质量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把有效推进产品质量提升、加强产品质量信誉建设,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然而,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针对某一个产品,假如好机器的嗓音是70分贝,而我们的机器是80分贝,不是单单把这一指标改进到70分贝甚至更低,就叫超越世界先进水平了。而是保障和控制产品质量的能力的提高,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质量管理、职工意识、操作规范等,是长期的、系统性的流程保障,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所以,协会决定实施为期三年的行业产品质量赶超工程,引导行业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把工作落到实处。

        质量赶超工程分为筹备启动、质量攻关和评定验收三个阶段。今年作为该项工程的筹备启动阶段,协会将积极深入零件制造、整机生产、经销、下游行业开展调研,找出差距,多渠道收集国外技术标准,确定赶超指标体系,提出质量攻关项目,动员广大企业积极参与此项工作。目前协会已开始了主干企业的产品质量调研和行业产品质量提升赶超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50强评选,完善商贸体系建设

        当今世界已进入产业链竞争时代,纵观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商贸流通仍是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全国共有大小经销商上万家,规模偏小,上规模的企业很少,知名品牌更是屈指可数,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经营行为不尽规范,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相当一部分企业仍不具有现代企业的竞争实力。商贸企业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落后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商贸体系的不完善,也是造成行业市场秩序混乱的因素之一。2010年,协会首次在行业内开展“行业五十强经销商”评选表彰活动,将之作为规范行业市场秩序、提高商贸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抓手,结合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商贸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品牌建设,从而促进全行业整体经营水平的提高,推动行业市场秩序健康发展。评选将于6月正式启动。

        何烨指出,开展此项工作的关键是要把评选表彰和制度建设、宣传推广三者紧密结合,把握工作重点,依靠企业自身和社会力量,解决市场中反映强烈的价格竞销、赊销放账等突出问题,为行业发展服务。她说,由于商贸企业的特点,不能像整机企业有实际的技术、产品一样有实务可抓,因此这项活动的落脚点更多的放在宣传推广上,将充分发挥协会及行业杂志、报纸、网站等大众媒体的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参加评选,吸引社会参与评议,通过在行业中宣传50强经销商的经验,积极向下游行业宣传推广优秀企业,让企业确实看到评选表彰活动的实效。今后,协会还将建立评选的长效机制,紧密结合“十二五”规划和科研开发、质量赶超、风险控制、文化建设等重点活动,将之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融为一体。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行业实现了连续近8个月的恢复性增长,走出了最困难的时期,步入了转型升级的发展新阶段。然而,伴随着产销回升的,还有人们的心态,到处都有一些浮躁的苗头悄悄冒出来。相信通过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冷静的三招布局,让全行业保持平和的心态,实现平稳而又较快地发展。

        那么,如何做到科学规划?何烨介绍,协会八届五次理事会将2010年确定为行业“科学规划年”,全年工作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就是要发动全行业同仁,集行业之力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记者了解到,为做好行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协会从2009年就正式启动了规划的研究工作,协会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规划研究和编写课题组,赴上海、宁波、诸暨、台州、菀坪等产区以及广东、福建、北方地区数十家企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举办了多层次、多专业、多区域的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座谈会和行业“十二五”科学规划与发展论坛,听取并征求各方人士意见,不断完善规划草案。目前协会正在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十二五”规划,就草案中发展趋势和环境分析的科学性、完整性向全行业征求意见,同时针对需求预测模型的针对性、准确性进行多方论证。

上一篇:吕洪钢:2010纺机展已准备就绪

下一篇:杨兆华:中小企业的发展蕴藏着更多的机遇

相关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