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机械网

登录

服装库存量增加不意味全行业存在“库存危机”

——专访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
发布时间:2012-12-17
浏览次数:1944
  12月7日,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在中国服装协会举办的关于“当前服装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以及近期媒体所关注的一些问题”的媒体沟通会上说“网上广为流传的‘全国服装企业库存够国人穿3年’的说法是谬论。”
  
  王茁认为库存是服装作为季节性终端产品在经营过程中所体现的行业特性。目前,随着国内市场消费疲软,一些服装品牌出现了库存量有所增加的状况。但这并不对这些品牌生产经营造成影响,更不能以此认定说服装全行业构成了“库存危机”。
  
  王茁
  
  首先应明确的是,存货是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备销售的成品,或为了出售仍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以及在生产过程、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等。任何行业企业都必须保持一定的库存,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服装是快消品,因其具有季节性强、变化快、对存货的需要程度高等特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服装行业库存结构进行进一步分析。
  
  品牌服装企业,是将自有品牌通过自营、代理、特许加盟等方式进行市场运作的服装企业,其库存构成一般包括3种情况,
  
  一是产成品仓库内的备销、滞销及残次品存货,以及原料仓库中的备用原辅料和过剩原辅料存货;
  
  二是渠道内的存货,包括直营店存货和经销商存货;
  
  三是在途存货,即在物流环节的存货。
  
  其中,滞销品、残次品以及过剩原辅料等,才属于需要处理的不合理库存。可以看到,服装上市公司财报中“库存”所包涵的范畴明显更广,并非仅指一般人概念中的“积压和滞销产品”。也就是说,根据服装上市公司财报中存货数据来认定其全部为“积压和滞销产品”,是不符合服装行业特点的,也是不科学的。
  
  除上述“库存”并非仅指“积压和滞销产品”的因素之外,现阶段服装上市公司存货增加也财务处理方式因素、季节性因素、合理备货需要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12年前三季度产生价值2569.66亿元的成品存货。而根据中国服装协会计算,2011年,中国服装内销额达1.4万亿元,2012年预计将达1.7万亿元。根据这些数据,我们认为,目前部分媒体“全国服装企业库存够国人穿3年”的说法,缺乏对服装行业的正确认识,是极不负责任的。
  
  存货水平的确会影响下一个销售周期经销商的订货和销售计划,但对于目前引起各方关注的服装行业库存问题,我们认为,总体上上市服装公司存货水平尚处于可控范围,大部分企业,乃至全行业,未达到“危机”地步。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国内部分品牌服装企业的确有库存不合理增长的情况,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对市场的预测信息和实际情况不符,造成销量低于预期而导致库存增加;二是在资本市场的压力下,部分服装品牌存在一味追求速度的做法,开店、生产速度都大幅提高,但其单店平效下滑,造成库存增加;三是部分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信息管理水平等不够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反应速度较慢,从而产生库存积压。
  
  对于许多服装企业在谈零库存。王茁认为零库存还是可以实现的,比如一些定制、代销为主要产销模式的企业,就可以出现零库存。
  
  对于一些面料商在卖3年前的库存,王茁表示确实存在企业将今年卖了以后的服装封存,3年以后换标再卖的情况。因为他们对自己生产的服装有信心,不愿打折去卖,这是企业自身的经营策略。
  
  对于业界传闻的同质化是造成产品积压的一个原因王茁表示,是这样的,但是这不是品牌自己的问题,这和营销体制有关。目前,寻找代理的营销体制是中国服装企业的主要营销体制。而代理商以追逐利润为目的,往往会要求品牌所有者在违背自身意愿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大量生产畅销款。所以代理商所占比例就是一个平衡点。当代理商所占比例达到某个比例时,代理商的话语权就会占主导。品牌商在生产服装的过程中,既要保留自己的风格,又要迎合市场需求,这是与代理商的博弈之后的结果。从宏观来看,未来的市场发展会使产品越来越细分化,大家将越来越重视这个工作,相信中国未来的服装品牌将越来越个性、越来越鲜明。
  
  每个服装品类都会根据品牌和经营特点的不同,选择自营和代理的比例,力求达到一个平衡点。最终目的,是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在中国市场经济的环境下,ZARA、H&M等国际快时尚服装必然会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将不得不面临和国际化品牌全方位的竞争。一方面,国际化品牌渠道下沉。另一方面,我国服装品牌国际化的战略初步开始走品牌升级、品牌渠道上升的道路,会面临与国际品牌的品质、创新、社会责任、快速反应能力等方面的正面较量,我认为这是好事。鹿死谁手,尚待时日。
  
  当前,对产生的不合理库存,服装行业和企业已经高度重视,各公司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消化库存。比如,通过产品规划、定价控制等多各种手段,调节生产采购及销售订货规模,提高市场预测能力;通过网络线上销售,开办折扣店,加大促销力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信息化控制、终端销售能力,对货品进行有效调拨等。
  
  从最近的三季报可以看出,通过以上措施,部分上市公司库存情况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此同时,11月份服装内销呈现一定的向好迹象,这也对服装企业库存消化工作的推进,产生积极影响。
  
  针对近期部分运动品牌上市公司出现“关店潮”、大力打折的情况,王茁表示前一段时期,上市公司由于资本增长的需要,需要多开店,而开店速度过快会导致平效不高的店铺关闭。而打折促销是市场经济下商家常用的营销手段。
  
  对于不消费者普遍反映国内品牌价格贵,王茁认为服装价格的上涨是自发性的市场行为,会随着市场经济的调节,在目标消费群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成本传递。

上一篇:环保压力可促进皮革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纺织企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式是发展之关键

相关资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