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服饰李君林:“会说话的服饰”
- 发布时间:2014-04-21
- 浏览次数:9364
你或许无法想像,在20世纪90年代,一个17岁的少年,可以同时开出19家服装销售门店;你或许也无法想像,两年的留学生涯,让一个学生放弃了文凭的争取,带回的是几个注册商标和一群设计师朋友。
这些难以想像的事,都在李君林的身上发生了,但他很快添上一句:我并不想标榜自己有多厉害,但这确实是我真实的经历。李君林说起创业的20多年,一点一滴,都清清楚楚。他说,忘不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没有当年大家的爱护和信任,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李君林也走过3年的迷茫期,尝试投资、房产等其他领域,但这些都成了创业历程的小插曲,也让他更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他希望打造“会说话的服饰”,这是兴趣与爱好,更是事业与梦想。
15岁,夜市,创业起步!
从小到大,服饰一直是李君林钟爱的。由于当年父母在外从商,年仅14岁的李君林拥有了一小笔生活费的支配权。
“有新衣服穿”,这是一个孩子最大的满足,但当他渐渐渴望接触更多漂亮衣服之时,服装销售的想法油然而生。
1993年,恰逢椒江当地夜市规划。15岁的孩子怀揣积累多时的2000元钱,站在了夜市摊位的抽签现场。一个抽签号码50元钱,不限购,每人都能抽到,但地段好坏不定。
回忆那段经历,李君林坦言,2000元钱其实并不足以支撑夜市开店的进货成本,或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为了能抽到一个好地段,他一口气买下了20多个号码,花了近1000多元钱。
李君林无疑是幸运的,20多个号码中,不少抽中了极佳地段,单靠号码的转让,李君林就赚了近8000元,让他的创业本金厚实了不少。
李君林称这是“急中求变”之策,虽有些破釜沉舟的意味,但也显示了这个15岁少年的商业才能。
靠平价开拓市场
夜市创业的两个月后,第一位贵人的出现,让李君林的创业之路顺畅了不少。
“一位生产羊绒大衣的商人要将生意转去国外,于是让我帮他代卖一些库存。”李君林说,这位商人其实能找到更好的代卖者,但他之所以选择自己,不少出于长辈对晚辈的关怀和爱护。
不仅如此,不少经销商看到一位学生进货,也为其亮起了“绿灯”。
经过半年的夜市创业,李君林积淀了五六万元的资金,他将目光转向开门店,而高昂的租金又让人有些犹豫。
从这一角度来说,李君林算是个“幸运儿”,恰逢街上商铺租金大跌,他以不足往年一半的租金拿下了一个地段非常不错的店面,店名“金色年华”。
周一到周五,李君林白天雇人看店,自己去学校读书,晚上自己看店,到了周末,他一个人坐着大巴卧铺,只身前往广东、福建进货。
“进货25元/件的衣服,我就卖30元-35元,35元/条的裤子,只卖45元。”当时的李君林压根没想从单件利润上获得多大收益,在他看来,只要自己卖得多,消费者又愿意二次购买,自己的服装店就不愁销路了。
“金色年华”一开张,学生店主博得不少眼球,平价商品又让客人爱不释手,不少老客户几乎每周都会光顾,有些企业老板甚至一次性买一二十件,一问,原来是准备给员工做福利用的。
在17岁那年,李君林在当地开出了19家分店,客户定位为年轻人,因为这与他的审美最为接近。
回顾这段青葱岁月中的辉煌历史,李君林总结赢得消费者支持的原因:学生开店不容易,遇到产品问题能立刻解决,当然最关键的是,做事情真诚。
留学归来,带回商标和设计师朋友
1999年,21岁的李君林将生意交给自己的哥哥,前往英国伦敦留学,他想看更多外面的世界。
两年留学生涯并没有让李君林如其他留学生一般,收获珍贵的本科文凭,但他却接触到了更多的服饰时尚,同时,在国外的商业环境熏陶下,他也明白商标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回国之时,李君林带回的是几个注册商标,其中包括DG,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设计师朋友。
2000年,他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公司——上海英麦服饰有限公司。当时的“金色年华”经营依旧非常不错,李君林的初衷是,将设计师朋友的创意引进“英麦”,公司生产服装,供应给门店。
在实践了一段时间后,李君林发现了问题所在——工厂的生产量明显与门店的需求不够匹配,生产周期和门店管理也无法有序磨合。于是他决定将“英麦”的服装部分发货至门店,部分供应到四季青服装市场,批发和零售双管齐下。
这一步转型其实是水到渠成,而随着设计师队伍的逐渐庞大,专卖店的想法也逐渐酝酿成型。
2005年,第一家“尊者”专卖店在临安开业,定位快时尚男装。在往后的几年时间里,李君林逐渐将部分“金色年华”门店转型成为“尊者”。两年内,全国就开出了150多家“尊者”专卖店,其中以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四省为主攻市场。
服饰事业发展得非常顺利之时,过而立之年的李君林开始思考:下一个突破口在哪里?
走过3年迷茫期 寻找新突破口
2008年到2011年,这三年是李君林事业最迷茫时期,在他看来甚至有些“不务正业”。
在原有服饰事业基础稳中有进的情况下,李君林尝试涉足投资、影视、房产等其他行业,虽都小有收获,但在他看来,却不如以前拼搏之时那么开心。
“因为我是由衷地喜欢服饰行业,从心而生的热爱。”这是李君林最终总结出来的差异所在,他决定抽回在其他行业的精力,继续在服饰上发力。
如果没有这段迷茫期,我是不是会做得更好?他不止一次自问,并得到答案:这三年让他明白不专业很难成功。适当地走弯路其实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至少会让一个人很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2011年底,李君林决定继续钻研服饰,并开始关注服饰文化。
服装可以美化人的外在表象,而内在的气质又该如何美化?怎样让服饰会说话?李君林不断地自问,也不断地从不同职业、城市的人身上找答案。终于,他在“形象顾问”一词上找到自己的灵感。
“我想花两年时间在全国成立50个以上的工作室,目标就是引导并影响人们对外在形象的追求。”但李君林也强调,不希望搭建的是冷冰冰的空间,而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交流平台。
如今,他已经在北京、上海、杭州建立三处工作室样本,打造“家”的文化,每天总有数十位朋友前来喝茶。畅谈几小时,大家的话题极有可能与商业无关,只谈品茶、作画。而李君林则会在谈话中观察来客的形象着装,偶尔给出些建议。
“家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能操之过急。然而一旦产生影响,则是非常有粘度的。”李君林说,希望让更多人的“服饰语言”更得体、动听,但这是一项长远的工程。
此外,当这一交流平台成型后,很多的项目机会极有可能在闲谈中被挖掘,资源在交流中被共享,这不仅仅是参与者的机会,也同样是李君林的机会。